ITValue社區

IT的價值——企業信息化發展觀察

作者:萬寧 《商業價值》|價值研究總經理 / 日期:2011-09-13

中國信息化的過程是三股勢力完成的,所謂三股勢力,即國有企業、外企和民企。改革開放以后,叫做野蠻成長也好,肆意成長也好,總之中國民企有了很大發展,加上之后的兩稅改革,最近幾年國企信息化已經走到了前面。

從時間軸看IT建設發展過程,不同類型的企業在面對不同政策、市場、環境的變化過程中,業務需求是怎樣的發展沒落,而在這種脈絡發展的挑戰下有哪些,使得他們用IT技術克服,去完成,甚至完成企業新能力的建設,未來“十二五”甚至更長的時間段中的發展,我們從這樣的思路上不斷地觀察。

國企是大家一直很關心的。中國國企在最近一段時間風光無限,他們有市場壟斷發展的資格。由于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和導向,國企在最近一段時間發展成為中國IT主力軍。從國企的層面上看,有很多新興業務需求,也有更多挑戰。中國的國企正在通過信息化手段完成蛻變。國企近年來完成了產業鏈化、集團管控等方面的轉變,這些轉變給IT提供了很多新的挑戰,而在這種挑戰下,他們也形成了一波新的信息化思路,從過去財務管控戰略方向的管控,轉變到現在的運營管控,在這個路徑上,IT作為戰略指導成為集團管控的基礎平臺。為了完成財務管控到運營管控不同階段的任務,中國很多國企都在IT平臺上,嘗試引入新興技術。在這方面國企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思路。

國企一直在通過多種方式轉型,但是如何控制風險,把風險管控做好,包括加強集團內部的管控一直是國資委看重,并且也一直是國企的一個難題。在全面的預算管理,以及會計集中核算共享服務中心的建設上,國企還有待加強。國外是工業化--國際化--信息化這樣的演進順序,而央企則基本上是工業化+國際化+信息化一起做。這樣對IT的挑戰非常大,CIO們面對的業務轉型壓力之大,對IT提出的需求之多,讓我們無法想象。

中國的國企發展有兩個緯度,一是從過去單一行業到多元化經營的縱向緯度,還有一個是橫向緯度,從過去的經營到全球化的發展。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考慮跨區域產業化經營化。除了產業經營以外,更多的企業已經開始有了這樣一些新的工作任務。而在這樣的任務上,無論是資本多元化,并購、重組產業鏈的整合,都是業務的發展。而在這個業務的發展上,每個企業的挑戰是不同的。

比如說從精細化的經營,可以看到集中管控和規范化的業務流程,一直到最后完成對于新規則或者多準則的遵從。在全球化下,我們面對的是更多的挑戰,而國企、民企都在朝著這個擴張方向發展,如何思考新的IT戰略,是我們在ITValue價值峰會上不斷深化完善的過程,在這里我們也得到了很多新的啟發。

國企現在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國資委給的是五個字,做大到做強。在做大到做強里,業務面臨很多新命題,因為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區域范圍內的變化非常多,舉個簡單的例子,中糧做大到做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優化產業方面降低成本,國企最大的問題是經營成本這方面有挑戰,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中IT有很多的機會,這些機會正如我們看到新的,與技術和新的管理性的平臺進入有很大的關系。

圍繞著全球擴張到全球整合,我們也有新的發現,那些運營了幾十年的國企,其IT復雜程度需要我們重新認知。從過去國企的改制主輔分離一直到全球擴張,在每個時間點上對應的是相應的IT所要完成的任務,在這個訪問過程中,我們一一對各個企業所處的位置做出了一個大致的定位,在這個定位上,我們希望看到在各個階段的挑戰;在集團化的過程中,很多集團企業組織變革所帶來的業務性的動態的變化,對IT提出很多新的挑戰,如何通過IT加強集團集中管控能力,如何使IT的管控治理達到有效的實施和落實,如何將業務的流程優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在集團的主軸下得以實施,在未來通過更廣泛的調研,我們將會對凈化部分加以梳理讓大家看到。


再看跨國企業。跨國企業是信息化過程中的范本或標桿。我們從跨國企業里面摘除一些,發現整個市場環境對于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市場有正相關的影響,我們梳理了1979一2011年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銀行,對于這些跨國銀行進入的業務相關的提供的準入條件,圍繞著這些條件,這些政策給外資銀行在中國的經營,以及IT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過這些要求可以看到,這些跨國銀行在中國業務的策略和IT的策略對我們是急需參考的,我們原來認為這只是他們的總部就可以,其實不然。我們希望能對相關地方的政策,對于本土企業的競爭力的發展,梳理IT的戰略規劃,到全業務流程上的種種IT所提供的機會。

最后,我們看一下國內企業在信息化的過程中,從三個緯度上的障礙。國企——如何適應靈活的業務需求,無論從VIP的程度還是借助外部的需求,我們在觀察每一類企業IT作用的時候發現全然不同,我們看到私企對目標的最大化。
另外,我們也看到對CIO的能力和技術選擇方向上有一些新的特點,比如面對云計算,國企會從保守的方面觀望,而私企通常會做一些研究。

我們不斷梳理企業CIO的職責和業務的挑戰,分為三個緯度,舉一個例子來看,就圍繞著戰略轉型和產業鏈結合上,我們分了幾個緯度分析,比如IT資產、電子商務、定單、整個產業鏈的組合,從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認知上看,每位CIO的選擇是不同的,他們開始對這方面,包括供應鏈給于很強的關注,他們有助于幫助在座的各位和業務部門進行交流和互動,最終完成為這方面內部的營銷工作。

CIO遇到了大量的障礙和重點,我在這里只是提出問題,或者是通過這段時間的訪問,把這些問題梳理出來,比如IT應對組織變革的策略,如何通過IT手段增強企業的管控力度,IT的內部營銷,IT團隊能力的培養等等。我們把所有CIO帶有共性的問題梳理出來,通過這樣的交流,ITValue或者是IT價值能夠產生出有效的報告,讓我們這個群體的智慧得到偉大的彰顯。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70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李圓
  • 任寶永
  • 劉湘明 《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ITValue發起理事
  • 盧苗苗
  • 張鵬
  • ITValue
  • 朱明生 萬達酒店管理公司信息部總經理
  • 許明  廈門建發集團信息化總監
  • 鄧樹洪 如家酒店集團助理副總裁
  • 陳東鋒 恒大地產副總裁
  • 陳金雄  福州總醫院計算機應用與管理科主任
  • 何雪峰 祈福集團電腦部經理
  • 周慶瑜
  • 竇林卿
  • 孫學啟
  • 文永生
  • 吳立明
  • 陳鏞生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李開祥
  • 阮闖
  • 曹光正
  • 譚松柏
  • 趙峰
  • 焦民
  • 張國元
  • 鄒來龍
  • 聞博
  • 沈凱
  • 萬鳳根
  • 鮑雋
  • 陳火陽
  • 劉平
  • 袁邁克
  • 湯凱
  • 冉隆晟
  • 許偉宜
  • 屠曉光
  • 張建州
  • 褚四斌
  • 梁皓然
  • 陳海嵐
  • 葉輝
  • 梁旭
  • 沈鋒
  • 白虹
  • 丁春海
  • 張光得
  • 許文恭
  • 羅毅
  • 周四陽
  • 施崇達
  • 沈波
  • 王鈞
  • 王祥瑞
  • 高峻 德國舍弗勒投資(中國)有限公司CIO
  • 牛文甫
  • 劉曉軍
  • 耿靚
  • 秦麗
  • 喻勝
  • 陳慶
  • 王春暉
  • 鄺婉玲
  • 陳勇
  • 張婉軍
  • 徐峰
  • 龍雄
  • 張巖
  • 吳華新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