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1-07-11
發布者:馮華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事業部電腦中心主任
發布時間:2011.03.18 09:30
被瀏覽33次,有9條評論
7人關注此話題
金融危機后,中國的制造業人工成本和服務行業的人工成本快速增長,作為創新部門的IT應該做什么呢?
1)簡化、集成業務流程,減少業務流程中的等待、返工、排隊等浪費
2)提升信息化,減少人工數據采集量(重復采集),采用終端數據采集的自動化(手機、PDA、掃描設備等)
3)簡化數據處理與業務分析。后臺數據庫的整合,業務報表簡化與優化,數據與業務分析的模式化,業務會議體系的優化
4)提高員工的能力,提高生產率——通過E-learning、知識管理、培訓管理等
IT能幫公司消除多少浪費?還是公司認為IT是一種浪費?IT是不是確實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建議CIO不妨先從這個角度去看看。
精彩評論:
杜建成:
IT就算什么也不做,只要能把公司的EXCEL再消滅一半,其經濟效益就將非常可觀。
可惜的是,我的這個一貫主張,就和我的PROTOTYPING法一樣,似乎在我們這個圈子里都很難得到更多的理解和認同,更不用說公司的實際環境了。但大家也許能看出來,我這人是非常執著的,我認為是正確必要的事,只要在我的權力范圍內,我一定會不斷去做的。
精益(LEAN)的一個原則就是“消除浪費”,浪費有大有小,大材小用是一種浪費,小材大用也是一種浪費。
結合IT,說“如果一個程序員經常在COPY/PASTE代碼段”,這就發生了一種浪費了,需要設法解決。由此得到啟發,到全公司去看一看,每天,每小時,每分鐘,有多少白領員工在COPY/PASTE信息,這種工作經常不是VALUE-ADDED的,反而是VALUE-DEDUCTED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信息的保真度越來越下降)。
IT能幫公司消除多少浪費?還是公司認為IT是一種浪費?IT是不是確實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建議不妨先從這個角度去看看。
陳東鋒:
勞動力成本持續15%增長和短缺”的挑戰。CIO們如果能夠主動從企業的當前業務難題、發展戰略、組織績效來考慮問題,就與CXO們有更多共同語言了,而不只是從技術、戰術考慮自己的工作。“人工成本持續增長,IT能作什么呢”。解決思路之一是,“減人增效”。
CIO能夠發揮得作用:1)簡化、集成業務流程,減少業務流程中的等待、返工、排隊等浪費。2)提升信息化,減少人工數據采集量(重復采集),采用終端數據采集的自動化——手機、PDA、掃描設備等)。3)簡化數據處理與業務分析。后臺數據庫的整合,業務報表簡化與優化,數據與業務分析的模式化,業務會議體系的優化。4)提高員工的能力,提高生產率——通過E-learning、知識管理、培訓管理等。留一些內容,供其他CIO補充。
魏已陳:
減少傳統的人海戰術般的統計工作,打通部門、公司之間的流程邊界,優化調整流程的流轉環節。
試想一下自己是老板,要一個數據,如果業務部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拿出來,這個地方就是IT需要發揮作用的地方。
馮華:
機器人和設備自動化也是趨勢,再加上信息技術的整合,應該是對應人工成本增加的相對可行的方法。人工+機器人+信息技術+持續改善=制造業的核心能力,完全自動化在國內的制造業還是有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