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分析能力已成為區分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作者:Joe Male|文 / 日期:2011-04-18

3月末,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Global Business Services-GBS)公布了其最新的新智能企業全球高管調研與研究項目白皮書之《分析:實現價值的新途徑——智慧的企業如何利用分析技術將洞察力轉化為行動》。此研究項目由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評論與IBM商業價值研究院合作完成,共調查了來自100多個國家、30個行業的近3000位高管、經理和分析員,旨在了解企業目前如何利用業務分析與優化技術(BAO-Business Analytics Optimization)確定未來投資的優先次序,以及將洞察力轉化為行動,并幫助企業了解信息和先進的分析技術帶來的機遇。

調查結果顯示,表現優秀的企業使用分析技術的數量比表現較差的企業高五倍。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分析技術能帶來價值。一半的被調查者稱,改進信息和分析技術是其企業的首要任務。另外,超過五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在采用先進的信息與分析方法方面,面臨著強烈或者巨大的壓力。60%的被調查者稱,通過創新實現競爭優勢是最大的業務挑戰。同樣比例的人也認為,他們的企業有大量數據未得到有效利用。

報告指出,數據已經不是企業面臨的最大障礙,數據的處理和利用能力是區分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一些新方法——例如數據可視化和流程模擬,以及文本和語音分析、社交媒體分析和其它預測性和說明性技術,能夠將標準的歷史報告中枯燥而又深邃的數字轉化為可以隨時使用的信息和洞察力。一些由于人們不確定如何處理而被束之高閣的數字,將重獲新生。企業領導需要借助分析技術利用日益增多的數據和計算能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做到明智決策和實現領先優勢。

研究者將企業劃分為“有志向”、“經驗豐富”和“已轉型”三個等級。與“有志向”和“經驗豐富”的企業相比,已轉型的企業已經通過有效地利用洞察力實現了業務運作的自動化。它們更注重提高客戶獲利能力,并且在充分利用組織資源方面,在補缺分析領域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這種績效優勢證明了更多利用分析技術的潛在好處。

報告針對不同階段的企業提出了以下建議:

★“有志向”的企業與實現預期分析目標的距離最遠。通常他們注重現有流程的效率或自動化,并且在尋找降低成本的方式。目前僅有幾個必要的構件—人員、流程或工具用于收集、了解、融合或者處理分析洞察力。集合最優秀的人員和資源,為投資分析技術制訂案例。為了獲得初始項目的支持,需要確定可通過分析技術而應對的巨大業務挑戰,并尋找能夠應對挑戰的數據。

★“經驗豐富”的企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分析經驗,通常通過在“有志向”階段成功提高效率而實現,這些企業著眼于超越成本管理之外的其他目標。經驗豐富的企業正在開發更好的方式,以有效地收集、融合和處理分析結果,從而開始優化整個企業。可采取措施部署企業級分析技術,并通過集中精力解決每個人普遍認識到的大問題。通過協作抓住企業機遇,而不損害部門的需求,同時防止治理本身成為治理目標。

★“已轉型”的企業在大量職能部門使用分析技術已經擁有一定的經驗。他們將分析技術作為競爭力量,并且善于組織人員、流程和工具來實現優化和差異化。與其他兩類企業相比,較不注重降低成本,更注重提高客戶獲利能力,并且在充分利用組織資源方面,在補缺分析領域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已轉型”的企業應當發現并擁護企業在使用分析技術所實現的進步。企業已經利用分析技術完成了許多任務,但面臨著完成更多任務的壓力。要注重分析技術和管理權限更加深入,而不是擴大,但要認識到這持續展示分析技術推動業務目標實現的新方式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11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劉湘明 《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ITValue發起理事
  • 朱明生 萬達酒店管理公司信息部總經理
  • 周慶瑜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周應
  • 李洲
  • 高峻 德國舍弗勒投資(中國)有限公司CIO
  • 吳以四
  • 黃穎俊
  • 劉海
  • 繆杰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