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房地產:游戲規則改變了

作者:周應|文 / 日期:2011-01-24

萬科總裁郁亮談到未來10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時,有一句著名的論斷:游戲規則改變了。他認為在未來10年,中國宏觀經濟和產業結構將發生重大的改變,經濟發展不再像過去那樣依賴房地產業,金融機構對地產業的支持也可能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大。

“貨幣、通貨膨脹預期對行業的影響,是市場送的禮物,別當真,它是可以收走的。房地產行業需要重建贏利模式、生意模式也需要重建。不要去猜通脹預期這個事情,行業受這個影響越小越好。”郁亮說。

地產行業的宏觀環境已發生變化。地方供地方式多元化、土地稅費制度改革、地產業向制造業轉變的路徑加快。住宅工業化、上下游產業鏈整合也已提上日程。房地產行業過去的贏利模式——依靠高負債周轉、依賴土地自然升值獲利、寄望于通貨膨脹預期提升銷售額等想法,已經迫切需要改變。房地產業將變成一個利潤平均化的行業,就像制造業那樣,賺錢不再那么容易。

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作為地產行業龍頭的萬科地產,從2008年就開始了運營模式轉型。他們忘記土地的升值,只賺房子的錢,快速建房,快速銷售,通過資金的快速周轉提升盈利水平;堅持做主流住宅、合理定價,并戰略縱深到二三線城市去發展。而國內商業地產龍頭企業的萬達地產,也采用了同樣的快速周轉策略。萬達的地產項目通常4~6個月就可開盤售賣,9個月便實現現金回流,這是房地產行業目前最快的周轉速度。在這種產業轉型的新模式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核心能力,也逐步由以前的土地等戰略資源的運作能力,轉向一個龐大的標準化企業體系的管理能力。

有業內專家認為,房地產企業通過精細化管理,可以提高5%的凈利潤率,項目周期縮短20%,從而提高66%的投資回報率。房地產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包括:

1、高效的產品決策流程和產品庫,提高產品力(土地、市場、客戶、產品、成本的匹配、價值最大化),減少無效反復。

2、適度的產品標準化和系統化創新,減少設計的失誤概率。通過統一采購降低成本,降低施工難度和縮短周期,保障產品質量。

3、控制圖紙質量,減少變更簽證的費用、等待和返工時間。

4、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統一采購,降低成本,戰略供應商管理的價值最大化。

5、高效的運營計劃管理,協調各個專業和供應商的工作計劃,集約化、并行化、前置性、及時反饋和控制變更,縮短項目周期。

6、精細化定價和客戶把握,提高毛利率和降低庫存。

7、客戶關系管理,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降低營銷成本。

8、知識管理,建立優秀產品庫、城市知識庫、營銷知識庫、工藝工法知識庫等,降低重復錯誤發生,促進產品、業務和管理創新,提升員工能力。

9、企業信息化。促進跨部門協同和對外協同、知識共享,規范和固化關鍵業務流程,規范與分析業務數據,促進透明度和控制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房地產企業在悄悄進行管理變革,信息化成為其變革的重要支撐。今年,很多房地產企業已開始進行信息化前的業務流程梳理和優化,打著燈籠尋找合適本企業的CIO。部分信息化建設走在前面的企業,則大幅增加對流程管理、知識管理與信息化的投入,如萬達集團2011年對IT的投入計劃過億元。

還有越來越多的房地產公司開始成立“流程與信息管理部”,借助IT的力量來進行流程優化和梳理,進而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如合生創展集團就在今年改組了集團信息化辦公室,推行內部信息化服務方法和流程標準化,并設計研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符合自身需求的房地產業務軟件,支持集團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在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中快速復制。而上海世茂集團則在習慣于粗放管理的房地產行業中推動管理語言的標準化,率先建成了一體化智能管理平臺,對成本和售價進行精細分析,使得公司在房屋項目開盤時就能清楚知道不同售價的利潤率,還可使設計、生產等部門迅速響應銷售變更,管理方式由事后統計變為事前管理。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5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謝康
  • 褚四斌
  • 黃驍儉
  • 仲強
  • 陳杰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