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婭琳|文 / 日期:2011-01-10
5年前,王正華依托春秋旅行社的業務拓展創辦民營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下稱“春秋航空”),這也是首個中國民營資本獨資經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廉價航空公司)。
春秋航空一出生就面臨了殘酷的市場競爭,在國有航空公司林立的市場里,國有大型航空公司經驗豐富、實力雄厚,并且早就占據了自己的市場地位。但是春秋航空從成立之初,就把電子商務確立為公司的“基因”。
“春秋航空在籌備階段,當時民航局領導要求我們,是不是能夠不要像其他公司一樣,能夠做一個試點,可以長時間建立自己的離崗訂座系統。在中國民航業來講我們是第一個吃螃蟹,很多傳統公司他們花很多力量在做這些事情,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取得很大成功。對這件事情來講,做起來需要承擔很大風險。” 春秋航空高級副總裁王煜說。
在辦航空公司之初,春秋大量走訪了發達國家一些比較成功的航空公司,包括美國西南航空和歐洲航空公司,從他們那邊來看,基本上通過網上直銷業務方式。“既然歐美航空公司他們在這方面能取得成功,在中國我們也一定能夠建立自己的B2C電子商務模式。”王煜這樣補充。
開航5年來,春秋航空來自于B2C的銷售額高達80%,這家年輕的航空公司還蟬聯中國航空公司客座率第一名,年年持續盈利。這家年輕的B2C航空公司并不滿足,目標是來自B2C的銷售額達到95%以上。
在中國民航業普遍巨虧的2008年,春秋航空居然沒有虧損、還保持盈利,提到這一點,春秋航空高級副總裁王煜先生很自豪。“電子商務(B2C)戰略就是春秋航空低成本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王煜指出。
如果不自主開發航空機票訂座系統,那么春秋航空機票無法自己獨立銷售,也無法實現低成本運營,只能是死路一條。但是5年前,絕大部分人都在質疑,一個新生的民營航空公司怎么能自己開發出不依賴中航信的機票訂座系統。
通過幾次對美國的西南航空、歐洲ESAYJET、瑞安航空等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考察學習后,春秋航空的董事長王正華堅定了信心,堅持自己的B2C電子商務模式。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春秋航空在開航前成功開發出自己的訂座系統并投入使用,也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自己訂座系統的航空公司。
得益于自己的訂座系統,讓春秋航空的B2C戰略得以實施。和國內航空公司以代理人為主的銷售模式不同,春秋航空直接在自己的官網上賣機票。“從剛剛開航時B2C賣出2000多萬機票,每年高速增長,2010年來自于B2C的銷售額達到24.5億之多,預計2011年我們由B2C賣出的機票會超過40億。” 春秋航空信息技術部總經理鄭連剛表示。
B2C收入占到總收入從最初30%增長到2010年的80%,這樣的比率,讓春秋航空也成為國內第一家以B2C為主的航空公司。
正因為B2C的基因全面貫徹在春秋航空的成長歷程中,春秋航空也實現了低成本營銷。在這家沒有代理人的航空公司,顧客大部分通過上網直接購票,即便是打電話到春秋航空的Call centre,接線小姐也會耐心地告訴你如何在春秋航空的官網上自己操作購票,而不是她們代勞。
在春秋航空的官網上,時常有99元的特價機票放出,“99元特價機票”成為春秋航空的營銷特色,讓不少春秋航空的粉絲追著放票,并且口口相傳吸引了不少春秋航空的新顧客。這些年,春秋航空利用電子商務實現了降低69%的營銷成本。而且2009年春秋航空的機票價格和同行業相比低36%。
2010年8月,春秋航空的電子商務從電腦終端到手機終端,“3G掌上春航”平臺剛剛一上線就獲得不少春秋的老粉絲的擁躉,手機終端出票量占總票量近3%,最新的數字是已經達到4%的水平。預計2011年,手機終端出票量會占到整個購票比例的8%?10%,也因此邁出了電子商務向移動商務探索之路。
除了通過網上跟手機這種方式之外,春秋也把電子商務從傳統平臺普及到了機場自助終端。在中國,春秋是最早開發在機場自助服務之一的航空公司。
2010年,春秋航空發展到21架空客320飛機,50多條航線,并且開始拓展了國際航線。“跟其它‘老大哥’公司相比飛機數只有他們一個零頭,但是春秋的網上流量已經超越‘老大哥’的水平。”王煜說,同時,春秋也通過各種各樣平臺,走直銷路徑,并且經常會利用一些,包括微博、博客、和其他一些渠道來通過社會媒體拉近與旅客的距離。
2010年,春秋的電子商務部分預計實現24億元的銷售收入,而利潤高達4億,擁有讓人羨慕的利潤率。并且這些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中。“我們現在還有少量的實體門店提供咨詢、服務和幫助顧客買票,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期望B2C率達到95%以上,成為一家幾乎完全電子商務購票的航空公司。”王煜表示。從未來看,電子商務是春秋航空整個業務的一個主題。事實上,春秋航空公司不僅是一個低成本公司,也是一個創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