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吳以四 |文 / 日期:2010-09-06
在中國,之所以信息化有很多難點,實際上與中國特有的市場環境、文化和傳統管理哲學有關。信息化是舶來品,難免會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沖突、水土不服的地方。那么,如何在中國企業管理模式和文化下,做好信息化,最大化發揮CIO的價值,是CIO必須要重視和思考的新課題。
中西差距
為了找出在中國企業管理模式下,信息化會遇到哪些挑戰,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東鋒調研了60家中國本土企業和在華跨國公司,希望找出本土公司與優秀的跨國公司之間存在哪些差距。
經過調查,陳東鋒發現,與跨國公司相比,中國本土企業在管理哲學和文化方面主要存在這么幾個問題:
第一、重道輕術。公司運作缺乏持續改進,大而不強——業務部門沒有把IT部門真正當作合作伙伴;
第二、不重視數字化管理。管理層決策時習慣于憑感覺,不重視數據——儀表盤和BI項目通常死得很慘!
第三、缺乏客戶導向意識。客戶導向往往停留在口號中——CRM成功率超低!
第四、管理和決策的“一言堂”,山頭文化。跨部門業務流程難于協調一致和優化——ERP只起到基本作用;連接客戶和供應商的信息系統很難實施——SCM和SRM好看不中用。
CIO該怎么做?
為了彌補這些本土企業在管理哲學與文化上的短板,在陳東鋒看來,作為CIO要參與中西管理和文化的融合,在中國企業管理模式和文化下考慮信息化戰略的制定。
第一、CIO推動或參與中西管理和文化的融合,形成適合自己的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例如,企業參與基于卓越績效模式的全國質量獎的申獎活動,在申獎過程中推動中西管理和文化在企業的融合。
第二、CIO促進企業信息文化的建立。培養企業內部思維決策的方法,以數據和事實為基礎的文化,充分發揮中國文化“系統性思維”、“權變管理”的優勢,形成信息共享、以人為本的文化,進而培養企業內部精益求精、持續改進的習慣。
第三、CIO推動精益流程管理(流程管理、六西格瑪管理和精益管理)方法論的推廣,帶動信息化的應用。
第四、采取合適的信息化策略:以點帶面,樹立典型;從易到難,抓住時機;培養骨干力量,建立統一戰線。
與此同時,CIO也應該注重發揮中國管理哲學與文化的優勢。比如,運用中國管理哲學經常提的人性化管理,在規范化基礎上發揮業務單元和員工的自主和創新,建立協作的管理系統;在柔性化管理的指導下,促進企業管理體系和業務流程的動態調整、持續優化,以快速進行信息收集和決策。
實際上,萬科本身就是中西管理融合地非常好的案例。據陳東鋒介紹,萬科的管理非常中國化,在集團管控模式上采取了在制度基礎上的分公司自主經營管理,充分給分公司授權,但是通過信息系統將審批、財務資金集中管理,讓運營信息透明。并持續推進精益流程管理,培養精確了解客戶需求、用數據說話、持續改進的流程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