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alue Research|文 / 日期:2010-07-26
軟件、硬件和服務的比例,是任何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在IT投入固定的前提下,企業對服務的認識程度將直接決定其比例設置。相同的總IT投資、不同的服務比例,帶來的或許是完全不同的投資回報。服務,基于系統,而驅動系統,是軟硬件效用最大化的引擎,也是決定IT投資效益合理化的關鍵。
從傳統思路來看,硬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資產,信息系統配置的優劣代表了企業的IT形象。而服務是無形的,且缺少具備廣泛共識的評判標準。企業習慣在信息化過程中大比例地采購硬件,對服務的關注則退居二線。由此造成的結果是:中國企業IT投入中,硬件比例占總投資的78.7%,較全球平均水平的40.2%高出近一倍的水平。而服務的比例則顯得太“靦腆”,僅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8,僅為IT總投入的14%。日本的比例與全球比例較為接近,在2%左右浮動,而美國則顯示出更少硬件,更多軟件和服務的狀態。。從投資總量上來看,美國的硬件投資僅為中國的3倍,而應用軟件和服務的投資則分別是中國的28和22倍,顯示出兩國對服務迥然不同的重視程度。
服務與硬件,恰似“中國智造”和“中國制造”的比較。在當前產業結構亟待調整,市場需求快速變化、技術不斷演進、新的業務模式和管理模式加速創新的今天,服務的價值正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優質的服務不僅能帶動系統的效能最大化,而且能有效地規避運行風險,提升運營效率,甚至可以節約IT投資,并通過與業務的互動有效提升業務收入。服務,將是信息化對業務實現實質性推動的利器。中國與發達國家間在服務領域形成的落差,在國際化的催化作用下,將成為有效勢能,推動中國服務的迅速發展。
從領先IT廠商的角色轉換,我們不難看出,服務已成為連接其全球成本、人才、資源配置的巨大網絡,帶動了企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
IBM是較為典型的成功實現從硬件產品向服務轉型的企業。1993年,在計算機行業處在更新換代的變革時期,IBM的軟硬件產品銷售都遇到了較大幅度的降低,收入和利潤都無法達到預期。面對競爭加劇、軟硬件產品同質化、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以及利潤被持續擠壓的挑戰,在時任IBM總裁郭士納的大力推動下,IBM開始轉型。自1998年起,先后剝離常規性的硬件業務實現瘦身——1998年將全球網絡賣給了美國的AT&T公司、2000年將網絡設備全部賣給了思科、2002年出售硬盤業務給日立、2005年,將全球PC業務出售給中國聯想、2007年將商用打印機業務出售給日本理光;并積極收購和重組咨詢服務和軟件業務補充服務能力——2002年收購普華永道的咨詢部門,2007年收購商務智能軟件公司Cognos……
轉型過后,IBM的營業收入穩步增長,同時服務及軟件業務在總體營收中所占比例也日益擴大,占據主要地位。其中,IBM在中國的服務也成為了業務增長的驅動引擎,同時IBM正逐漸脫掉跨國公司的外衣,為自己貼上立足中國,彰顯中國服務能力的標簽。
為企業提供端對端的解決方案,以服務帶動產品創新和銷售;經營理念從以產品為中心過渡到以客戶為中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整合資源實現客戶收益最大化……這就是服務的魅力,不同于軟、硬件的一次性接觸,服務是聯系企業和廠商緊密合作關系的紐帶,將帶動持續的創新和發展。
服務中國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年持續穩定增長后,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如何實現精細化管理,在競爭加劇的商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是中國企業面臨的重要考驗,在此壓力下,中國企業對信息化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搶占中國內需市場,挖掘本土優質客戶,不僅是本土企業的首要任務,也被列入全球服務商的重要日程。服務中國,已經不再是跨國公司進駐中國的口號,而是能夠收獲真金白銀的實際行動。
Value Research的研究數據顯示,中國的行業客戶中,尤以金融、制造、電信的IT服務采購比例最高,均超過20%,高于整體14%的平均水平。而政府、交通、醫療、能源、公用事業等目前以軟硬件為主要投資方向的行業,在未來的發展中表現出IT服務采購的強烈意愿。
受以下因素的影響,中國的服務市場在未來3年里仍將保持10-20%的平均增長。相比于不確定的海外市場,服務中國更容易以較低成本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1.客戶需求釋放:
★業務驅動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信息化對業務的支撐作用逐步顯現
2.具備本土優勢:
★能有效把握當地的監管環境、法律環境、經營環境和客戶需求
★貼近客戶,反應迅速,有助于提升客戶滿意度
3.政策環境向好:
★經濟刺激計劃進行了4萬億人民幣的投資,其中大部分資金將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交通運輸,醫療保健,住房和災難恢復項目有決心堅持經濟復蘇的速度。而這些項目將帶動全國工業轉型。十大產業振興計劃將制造業,特別是重工業作為投資的核心,其產業相關供應鏈和消費鏈將被帶動,IT服務和業務流程服務都具備發展潛力。
★我國政府宣布了針對服務商的一系列減稅和補貼,鼓勵信息服務產業的增長。
★十二五規劃的出臺,將進一步促進中國的信息化發展,以實現中國在經濟、技術和社會三層面的快速發展
4.商業環境:
★IT產業競爭格局逐步形成,競爭向有序化方向發展
★市場需求、政府扶持、企業發展和人才供給構成良性的生態環境
隨著跨國企業在華業務的迅速發展,和中國本土企業的做大做強,雙向融合之下,中國IT服務市場將釋放更為蓬勃的生命力。立足中國、做深行業、積累經驗,將是服務于中國、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更多咨詢及研究內容請咨詢:Value Research價值研究 - 孫博sunbo@windmak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