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0-04-05
大企業實施無邊界管理,首先是因為其戰略的需要、如追求卓越的目標導向;其次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并需要有與技術相配套的組織結構及管理機制;更為重要的是大企業有銳意進取的領導者,希望能克服規模與效率的矛盾,使組織更靈活。
1)戰略
追求卓越及創新戰略需要有機結構的靈活性,構建扁平化無邊界組織結構正是基于追求卓越及創新戰略的考慮,通過構建扁平化組織結構,以實現企業在建設、生產中追求快速、反應靈活的創新目標。
2)環境
企業是從屬于社會大環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因此,它無法控制外部環境,而只能主動適應外部環境。復雜變幻的市場競爭環境要求管理者和員工具有豐富的經驗、敏銳的洞察力,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邊界管理鼓勵員工在工作中采取首創精神、實施創新、進行自主管理。
3)規模
組織規模擴大,組織結構就會趨于復雜和規范化,將出現組織規模與效率的矛盾。構建扁平化無邊界組織結構,能夠克服規模與效率的矛盾并使企業具有大型企業的力量,同時又具有小型公司的效率、靈活性和自信。
4)技術
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要求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與組織結構的變化,即建設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為組織結構扁平化創造了條件,尤其是信息技術、互聯網的應用。管理信息化在于它擴大了組織的管理幅度,減少了管理層次,是組織結構扁平化的前提、原動力及支撐,結構扁平化又能對管理信息化起到保障作用。無邊界管理能使信息和各種資源自由地在企業內外穿行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
5)人員
實施無邊界管理的一個可行因素就是因為有較高管理才能的權力控制者及銳意改革的進取者的存在,它是保證實施扁平化無邊界組織結構運行機制最重要的因素。提高溝通協調能力也是實施無邊界管理的動因。因為僅僅具有信息交流的能力并不意味著能夠正確地應用信息,實際上很多垃圾信息妨礙了人們的反應和行動。跨邊界團隊仍然需要明確他們的授權范圍、誰做決策、在什么范圍內、怎樣計算報酬、如何激勵團隊成員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都同樣努力地工作,無邊界管理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充分發揮企業員工主觀能動性問題。領導者需要應用“無邊界管理”來取得成就,因此僅僅擁有技術是不夠的,還需要擁有領導能力。
無邊界管理實施的條件
無邊界并不是絕對地沒有任何邊界,它仍然需要基本的層級組織機構。面對一個現代化的大型企業組織,任何管理者由于能力和精力的局限性,根本無法直接安排組織內部所有的活動,必須通過必要的組織機構和層級管理來管理企業。如果一個企業組織沒有一個相對的邊界,那就是一盤散沙。無邊界是在基本邊界的基礎上從運作方面突破邊界的障礙,使整個組織成為一個靈活的系統。實施無邊界管理需要以下條件。
1.嚴密的扁平的層級管理體系
任何一個組織都要建立嚴密的層級管理體系,否則就不可能保證整個組織的正常運行。只有具備基本的嚴密層級,管理體系才能使上情下達,才能使信息和資源能夠按照一定的規則流通,各項任務得以完成,從而達到企業的目標,這就要求企業的層級管理體系要扁平化。無邊界是在熟悉嚴格的層級管理的基礎上得以實施的,只有熟悉邊界的人才可能去突破邊界。如果一開始就實行無邊界管理方法,容易使組織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
2.合理的激勵制度
管理的本質就是通過影響他人的能力,激發人們為組織提供有益的工作熱情,去實現管理者為組織制定的目標,這就需要激勵制度。只有形成合理的激勵制度才能有創新的動力,真正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在無邊界管理中,獎勵制度也要創新,不僅要獎勵“千里馬”,還要獎勵“伯樂”,獎勵那些甄別、發現、發展和完善了好主意的人。獎勵公司的各級領導與他們的團隊一起分享榮譽,而不是獨占。創新的激勵制度承認每一個人對企業做出的貢獻,真正激發他們的熱情。
3.獨特的企業文化
沒有獨特的企業文化,人們習慣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很難實施無邊界管理。只有通過企業文化的培養形成一個良好的觀念,員工才能真正認識傳統體制的弊端,才能接受無邊界管理模式,才能真正與企業融為一體。GE公司通過長期的培養形成了獨特的價值觀:我們所有人永遠堅定地保持正直的品格;堅持做到卓越,決不容忍官僚主義;按照無邊界模式的方式行事,時時探索和應用最好的理念,無論它來自何處;珍視全球的智力資本及其提供者,盡可能的建立多元化團隊。正是在這樣的價值觀指導下,GE才真正整合為一個運作良好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