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苗苗 / 日期:2010-04-05
在IT項目實施中,如何才能激發出項目組成員的工作熱情和內在潛力,而又不至于把激勵方案變為“普惠獎”,失去原有的意義呢?
一、合理授權
授權是前提,用權是關鍵。如果將一個IT項目比作一列火車,毫無疑問“乘客”就是處于不同崗位的項目組成員。那么誰是需要安全準時完成行車任務的“司機”呢?從項目全周期來看,項目經理無疑是最佳人選。他們的責任就是把整個項目鏈條上的零散環節有機串聯起來,帶領團隊執行計劃、考核驗收、按時上線。因此CIO要保證項目達到終極目標,就要充分授予項目經理與之責任相匹配的權利,包括人員選派、資源調配、財務決策、時間分配、技術配置等全方位的支撐,“項目激勵”自然也在其中。
二、給物質獎勵設定前提條件
物質獎勵是最直接有效的獎勵方式。但參與討論的很多CIO都認為,如果沒有嚴謹公平的考核體系,就不能凸顯每個項目成員的工作量、崗位角色、個人貢獻和價值,那么一味的物質刺激反而有可能挫傷團隊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同處山東地區的海信集團和世紀陽光紙業集團有限公司有著同樣的管理心得:項目經理在項目啟動前就對團隊成員做詳細的職能分工、制定工作規范及考核辦法;分階段驗收成果并發放激勵獎金;獎金額度嚴格保密不搞平均。另一家公司的CIO更是坦言在做ERP時就爭取了100萬專項獎勵金,在完成每個階段目標的前提下根據成員貢獻大小采用重點和普惠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獎勵。
三、非物質獎勵要創新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要問:項目激勵是不是要花很多錢?是不是一定要通過物質獎勵來實現呢?文永生的回答是“不一定”。他現任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咨詢經理。照他以往經驗,“溝通其實是最好的激勵。”他曾經在公司全體不加薪更不可能申請項目獎的年月里,在項目成功結束后分別給每個項目成員家里寫了一封信,同時用月度開支贈送給成員父母一個小小的保健儀器,總共成本花了不到3000元, 同樣也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他認為“激勵也需要創新和持之以恒”。
四、與職業生涯掛鉤最有效
滿足生存之本后,發展自然成為人的更高層次需求。獲得組織的認可、個人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價值的實現是絕大多數人努力追求的目標。對于非物質獎勵方式,除了溝通、思想引導、政治上足夠重視和支持外,四川省投資集團公司信息中心副主任關麗特別強調了“還要與項目團隊成員的職業生涯掛鉤”。
對此,麗晶時代電子線纜有限公司CIO陳罡同樣有深刻的認識:“與職業生涯掛鉤是最有效的激勵,經過項目的鍛煉,參與的人員對企業的總體情況和核心流程都有了深刻的了解,是今后企業所必須倚重的骨干,應該在今后的升遷上給與他們希望和保證。其實項目實施更多的要依靠團隊的力量,所以要更多考慮金錢以外的激勵手段,打造一個共同努力的團隊,并把這種精神帶回各自的部門發揚光大。”
五、體現對“人”的關注
項目管理中“人”是最錯綜復雜的因素,不同階段有不同層次的需求和目標。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員工滿意度一貫很高,據CIO郭世亮介紹,他的秘訣就是幫助成員實現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并兼顧物質和精神激勵:通過一對一溝通,針對每個成員不同的需求提出具有挑戰性的目標;物質獎勵不公開,但確保成員的收入有一定的社會競爭力;設立領導簽名的獎狀或水晶獎牌,并在集團公司的表彰大會上頒獎。這種因人善用的激勵方式充分調動起每個成員的激情和潛能,使整個團隊充滿強健的肌體和戰斗力, 項目順利實施達到組織既定目標成為水到渠成的事。
不難發現,項目激勵可采用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充分肯定團隊成員的進步,提高組織和個人的滿意度,共同達到既定目標才是產生激勵效應的“永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