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黃軍:從規范考核中見效益

作者:ITValue韓洋|文 / 日期:2011-09-05

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潯興拉鏈”)一直以來都以實際生產情況和實際銷售情況對生產人員和銷售人員進行考核。然而銷售接單情況不穩定,導致生產系統時而飽和時而閑置,影響生產系統人員的業績;生產系統又由于產品交期不確定、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原因,影響著銷售人員的業績考核。

需要建立怎樣的管理制度才能解決生產與銷售之間的矛盾?事實上,這都源于拉鏈行業產品個性化太強,產品工藝、產品工時、產品損耗等流程缺少標準化數據造成的。而在缺乏標準化數據的情況下,只能采取以實際成本作為考核工具。

2009年底,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經理黃軍提出,根據實際成本和標準成本之間的區別和關系,建立一種全新的技術計算邏輯,在現有的ERP系統中開發能夠實現考核目的的標準成本、定價成本的考核數據,從而實現生產和銷售考核的合理性。

2010年4月,潯興拉鏈內部市場化考核系統正式應用,成為生產系統和銷售系統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的依據。

生產部門將考核細化到車間、部門,材料利用率、人工、制費控制等獲得了全面改善,在沒有人員擴招、產能擴充的情況下,生產系統產值、人均產值都實現了40%的提高。

而銷售部門則將考核分別細化到個人、部門、系統層級、產品和客戶,為銷售方向的制訂、客戶服務等提供了有依據的效益分析。同時,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也都得到了優化,幫助銷售部門穩定大客戶、獲取高利潤產品提供了方向。由此,2010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銷售任務。

內部市場化考核,使員工的積極性、產品質量、交貨期、人員產值、機器效率等都獲得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幫助管理者實現了管理目標。而如果沒有IT的支持,這一切幾乎不可能實現。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3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肖利華
  • 吳以四
  • 付良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