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云計算在中國

作者:艾倫·E·奧爾特 彭亞利 林潤華 珍妮·G·哈里斯 / 日期:2010-06-07

云計算在中國的發展,與國外相比似乎已經慢了半拍。這主要是因為中國企業對這一新技術抱有謹慎務實的態度。不過,中國很快將會迎頭趕上。云計算在中國市場具有廣闊前景。

盡管確實存在挑戰與風險,云計算在大幅削減IT成本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力,甚至有可能改變企業的業務模式。

“云”作為一種使人們通過互聯網從遠程服務器獲取計算服務的設施,已經或即將在北京、廣東、香港、成都、杭州、無錫等地展開部署。中國移動、阿里巴巴、聯想集團,以及微軟和IBM等外國企業都在為中國消費者和企業提供云服務。中國企業和政府都在嘗試開發和試用云計算技術及云服務。在對主要是大企業和政府機構的超過100位IT高管的調查中我們發現,43%的受訪者正在有限地嘗試或使用云計算,88%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2年內使用云計算。

中國云計算要從理念落實到行動,道路并不平坦,國內特有的幾個因素構成了主要障礙。

調查顯示,與國外相比,中國經理人仍然缺乏對云計算的深度認知。對于云計算在創新和改進流程方面的潛力,他們表現出的興趣仍不及國外同行。

中國受訪者希望政府出面為云用戶和云提供商制定規則,尤其在確保云安全和可靠性方面。2/3的受訪者認為云計算會帶來國家安全方面的問題。一位受訪者稱:“數據安全無法得到保障。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數據必須謹慎對待?!庇纱丝梢钥闯觯谡贫ǔ鲈朴嬎愫蛿祿[私方面的規程之前,大部分中國企業還會慎之又慎。

在中國,目前有效發揮云計算功能的基本技術還未完善。除非在高速網絡上運行,云應用難以發揮其優勢。盡管中國已經廣泛應用了寬帶技術,但網速仍低
于其他一些國家。而且,中國企業在引入服務器虛擬技術方面相對落后。服務器虛擬化是一項計算技術,它允許軟件在網絡中任意可用的服務器上運行,是構成云計算的基本技術之一。

中國的大型企業采取怎樣的行動,以便適時地利用云計算技術和服務的強大優勢?正如一位受訪者所說:“云計算的引入需要企業、(服務)提供商、IT廠商和咨詢公司的共同努力?!?
中國云計算發展現狀
在可預見的未來,云計算在中國仍是一門新興技術。不足50%的受訪企業表示目前正在考察,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企業稱正在使用云計算。毫無疑問,中國在云方面的支出將在未來兩年內顯著增長,但由于對安全的擔心和其他顧慮,云計算的使用率仍將低于其他國家。

中國企業已開始探究云計算,但在使用方面依然謹慎。目前,他們更傾向于創建私有云,而不是使用公有云服務。

僅有43%的受訪者正在使用、測試或研究云計算,不及美國的一半。不到20%的受訪企業在使用公有云服務,例如云應用(一般指軟件即服務或SaaS)、云基礎設施服務(在云中運行或存儲數據)、云流程服務(運營以云應用為基礎構建的業務流程)和云平臺服務(用于創建、測試和存放應用程序)。使用率更高的是用于構建和運行私有云的平臺,愿意把核心應用委托給云服務商的用戶數極少。實際上,云計算應用目前僅限于少量的低風險業務和試點項目。

受訪者均表示,預計未來兩年內中國與云有關的活動將會顯著增加,云的使用量(至少在特定領域)將增加一倍以上。在受訪者中,對私有云和公有云都將使用或測試的比例達到36%;只使用或測試私有云的比例為40%;只使用或測試公有云的比例為13%。大部分的使用將以調查、試用或測試云系統的方式進行,而其他國家的使用則已轉向部署實施階段。平均來說,未來兩年內將有15%的中國員工使用云應用,而美國將有69%。鑒于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正在探索云計算,預計在2012年以后會有更多的企業開始云的測試和試用。

目前中國的云活動較少,使用云計算或構建私有云的支出僅占中國機構組織IT總預算的6.3%,是美國的一半。如果不考慮正在進軍云市場的通信和高科技企業,這一比例將跌至3.8%。

但是中國在云計算方面的支出將迅速增長。在使用、測試或調查云計算的企業中,80%的受訪者表示未來兩年內會增加在云計算方面的支出,1/3的受訪者預測增幅將達到100%或更高,略高于其他國家的調查結果。即使不考慮云服務供應商,超過3/4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增加云方面的支出。全球IT市場研究公司IDC預測中國IT總支出將增加11.5%,看來這其中云計算將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市場研究公司對中國云支出走勢的預測存在較大差異。調研機構Springboard Research預計,截止2010年底中國云市場將增長56%,達到1.71億美元(11.6億元人民幣),還不到IDC預測的2009年全球云計算支出(174億美元)的1%。CCW Research估計中國軟件即服務(SaaS)市場2008年市值高得多,為198.4億元人民幣,并將在未來兩年內保持24.5%的年增長幅度,于2013年底達到613億元人民幣8。

使用云計算:謀求效率和效力
受訪機構不僅表現出了對使用云計算縮減IT成本的興趣,還希望能夠更靈活更高效地運營業務。相比國外的高管,中國經理人極少將云計算視為一種開發創新產品或流程的手段。

節約資金是他們關注云的主要動力。受訪者稱,“縮減前期IT成本”是考察或應用云計算的最大動因?!敖档突虮苊釯T基礎設施維護成本”也是重要因素。2/3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五年內云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好處,而“永久地大幅度縮減運營成本”是其中之一。

以降低成本為重心的企業正在使用“云”來縮減網站運營成本。中國眾多的網民為網站帶來了數以百萬計的點擊,而云服務和云架構也讓企業得以用較低的成本進行擴展,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相對而言,中國企業對于使用云來降低能源成本或進行數據備份的興趣不大。

但受訪者認為利用云技術改進日常運營,與縮減成本相比至少具有同等的重要性。70%的受訪者認為未來五年內云計算為企業帶來的最大好處是“速度和靈活性的提升以及響應時間的減少”。

企業計劃如何使用云?中國企業偏向于使用云與其他企業互動,并在數目眾多、分布廣泛且必須支持的用戶群體中推行統一的流程。目前,最常見的云應用是為涉及多家企業的業務流程提供IT平臺,其次是運行CRM、ERP和供應鏈管理軟件。

未來的18個月后,中國企業將使用云計算和云服務構建平臺、運行網站,將運計算推廣到企業,作為生產力促進工具(十項最廣泛用途) 。

節省成本與改善運營是中國企業決定使用或開發云計算的主要原因(“非常重要”或“重要”的十大原因排名),同時溝通與協作也是中國高管們看重云的重要原因。1/3的受訪者表示正在或將要使用基于云的生產與協作工具。

在目前的初級階段,企業只是把云視為一種個別的解決方案而非廣泛的平臺。我們預計,越來越多的中國受訪者將會選擇云作為平臺,以便在未來建立標準化和更高效的業務流程。

支持創新并非優先考慮
國外的許多企業—特別是注重增長或率先使用IT的企業—一致認為云計算是一項具備巨大潛力的技術,尤其在支持產品與服務創新方面。

相比之下,中國企業對云計算創新潛力的關注嚴重不足。關于引入云的原因,32%的中國受訪者認為“加快新服務開發速度”非常重要或重要,低于美國的62%;32%選擇“作為新方式吸引客戶”,低于美國的64%;30%選擇“開發產品或服務”,低于美國的65%。同樣,不足1/3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支持產品/服務創新”是云計算的主要好處之一。不到1/5的受訪者認為云能夠幫助擴大業務并開拓新市場,這兩個比例均低于其他國家的調查結果。

短期內,中國企業主要關注于改進流程、提升效率和節約成本,而不是尋找創新的方式來利用云計算龐大的計算能力及其出色的速度與靈活性。未來,預計將有更多的中國企業關注云計算在創新方面的潛力:因為有21%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云將促使業務轉型,這一比例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國外企業可能會率先實現業務轉型,因為他們正在更積極地尋求創新,而創新是推動改革的動力。

未來五年內,多數中國企業使用云計算的目的是:希望云計算為企業節省成本,增加靈活性,并非創新或市場增長。
image

作者簡介
艾倫·E·奧爾特是埃森哲卓越績效研究院的研究員,常駐波士頓。
(allan.e.alter@accenture.com)

彭亞利是埃森哲卓越績效研究院總監,主持北京團隊的研究工作。
(yali.peng@accenture.com)

林潤華是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秘書長。
(lin_runhua@ciecloud.org.cn)

珍妮·G·哈里斯是埃森哲卓越績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駐芝加哥。
(jeanne.g.harris@accenture.com)

本文節選自埃森哲報告《中國云計算發展的務實之路》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23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劉湘明 《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ITValue發起理事
  • 朱明生 萬達酒店管理公司信息部總經理
  • 萬寧 《商業價值》雜志總經理、ITValue發起理事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阮闖
  • 陳其偉 獨立CIO、ITValue發起理事
  • 張偉
  • 李亢
  • 周應
  • 高峻 德國舍弗勒投資(中國)有限公司CIO
  • 黎偉東
  • 陳罡
  • 趙建凱
  • 彭志喚
  • 茅曉棟 杭州柏年光電標飾有限公司 資訊總監
  • 孫建光
  • 張開翼
  • 姜波 京博控股集團 CIO
  • 鄭文金
  • 陳勇
  • 蔡文剛
  • 張宇婷
  • 孫太榮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