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核心技術人才從何而來

作者:ITValue / 日期:2010-03-21

由泰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旭發起話題

一項由會員在ITValue社區中發起的調查顯示,IT團隊的核心技術人才大多來自于內部培養或熟人推薦──這印證了一個普遍的社交法則:你最需要的人都在你的人脈圈子里。

評論:

對于掌握公司或部門核心技術的人,我認為應該在他所掌握的技術確實還是核心技術的時候,給予相應的高工資,以激勵他為公司多做貢獻并按規定在內部進行知識和技術轉移。一旦轉移成功,或知識技術過時,不再成為核心技術,那就要按規定解聘,或降低工資繼續使用(如果沒有升遷可能的話)--這些都應該在當初就寫在合同中。

不少搞技術的人不懂得這一點,在自己最能干的時候,不去向公司要高工資,而希望公司看到他的能力和貢獻之后,再慢慢提高自己的工資,這是走了相反的道路──等到你覺得公司應該給你提工資的時候,往往是公司想叫你走的時候了。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經理


我們的核心技術人員都是內部培養。核心技術人員開始都是菜青蟲,普遍是應聘進來,需要培育、鍛煉等過程,才能甄別出哪些適合做核心技術,哪些適合做外圍技術。我想任何公司都是需要這樣一個過程。
──何雪峰 廣東祈福集團電腦部經理


看來對核心技術人才,大家還是傾向于自己培養。從另一個角度看,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在公司工作的時間越長,進入核心團隊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被”核心了,畢竟技術人員的流動性最大。
──楊旭 泰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感覺更多靠內部培養,少量依靠招聘(包括獵頭)。判斷一個應聘人員,能夠融入團隊和發揮核心作用,也是不容易。而且有時候,過分強調現有的技術優勢,反而不利用新技術的采用。
──陳孝毅 杭州華三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總監


我們的核心技術人員都是別人推薦面試而來。
──吳金都 巨寶精密加工(江蘇)有限公司資訊部協理


比大家早到也算是公司培養,屬于自己培養的一種。
── 褚四斌 廣州艾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


技術類的熟手幾乎全部是各種渠道招聘來+“入模”改造成的,應屆生現在的策略是基本只招懂IT的復合型人才、什么專業都可以、只往實施方向培養。
──許明 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信息總監兼信息化應用管理部總經理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6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許明  廈門建發集團信息化總監
  • 丁春海
  • 肖利華
  • 劉曉軍
  • 吳涵生
  • 劉梅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