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建凱 / 日期:2010-03-01
導語:IT審計的作用已經被CIO認識到,但實際中還是要看企業的IT應用環境是否已經達到IT審計來介入的要求,以及做IT審計所需投入的人力和財力成本。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必須遵從薩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SOX),而國內的上市公司也要將在今年(2010)開始實施內控指引(《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內控規范》)內容。內控的實施,對國內企業CIO建設基于內控環境的信息系統帶來新的挑戰。
IT內控通常分為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兩大類。“一般控制”是指那些嵌入到IT流程和服務中的控制,如系統開發、變更管理、安全管理和計算機運行管理等;嵌入到業務應用系統的控制稱為“應用控制”,如完整性、準確性、有效性、授權和職責分離等等。有數據指出,80%的非IT故障是由變動管理行動中的人員因素或存在問題造成的,而在企業中引用IT審計,可以有效控制、規避IT風險,提高企業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并幫助企業做到有效地法規遵從。
相關法規的實施和企業日漸迫切的信息安全需求,使IT審計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強烈。但采用客觀標準對企業信息系統的策劃、開發、使用維護等相關活動和產物進行完整地、有效地檢查和評估的IT審計工作,到底多有用?在ITValue社區發起的“IT審計的作用”的調查中,有55.56%的人認為作用很大,并且能夠幫助企業規范IT流程,找到風險點,實現風險管控的目標。而其余的44.44%的人雖然也認為IT審計有作用,但僅僅能發現一些問題。
對于企業組織而言,實施基于風險管理的IT審計,是為了保證企業組織的信息安全,并達到企業風險管控的作用。祈福集團CIO何雪峰說:集團有專職人員負責審核各下述公司IT部門是否嚴格執行集團的IT規范,并會對一些關鍵點定期上門檢查。
原貝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經理陳罡認為,IT審計的作用固然巨大,但實際情況中還是要看企業的IT應用環境是否已經達到需要IT審計來介入的程度。另外,實施IT審計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彩虹集團信息化管理室主任陸永清認為:對數據服務依賴性高,靠數據經營的企業——如金融、保險等行業應該嚴格遵循“內控”要求,引入IT審計非常必要;而對數據服務連續性要求不很高的企業,要想達到內控/SOX的要求標準,會增加企業的投入成本。
在IT審計人力方面,企業中可能沒有專職的IT審計人員,陳罡舉例說:企業中的操作系統管理員、數據庫管理員、應用系統管理員都是需要嚴格區分并由不同的人來擔任,以防止對系統的濫用,而在現實中,企業往往不可能有這么多人員來這么做,只是一個人兼任完事——IT審計也是如此。九州通醫藥集團信息技術總部部長田超波也認為,在分工沒那么細的企業中,IT審計可以由相關人員兼職來做,但需要有完整的授權及對操作的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