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新民 / 日期:2010-03-01
導語: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后,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企業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都開始實施信息化,但在未來這還遠遠不夠。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后,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企業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都開始實施信息化,但在未來這還遠遠不夠。
對于大型企業管理者,需要經常問問自己:巨大的信息化投入,對企業競爭力提升到底有哪些關鍵性的作用?很多企業通過信息化將生產過程自動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還有的通過電子商務進行線上銷售和采購。
但是在當今競爭空前激烈的信息時代,僅僅做到這些遠遠不夠,中國企業需要更多的適應市場變化、加強自己內部的創新能力,以一流的管理水平參與世界級的競爭。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更多的利用信息化新技術,包括網絡等去實現目標。筆者認為,即使對于目前中國信息化做得好的大型企業來講,也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對于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應該說大多數雖然搞了信息化,但仍處于初級階段,他們的信息化水平基本代表了整個國家的產業水平。比如說,中國的制造業基本在做加工,很少擁有自己的品牌和產品。
所以筆者經常說在信息時代,三流的企業做加工,二流的企業做產品,一流的企業做什么?有人說做品牌,也有人說做標準,這都不夠,我認為一流企業做平臺。
平臺里面包括標準和價值網絡,就是企業有整合資源、創造資源的能力,有反映市場的能力,這就是價值網絡。價值網絡的本身是什么?是一個平臺,所以筆者認為是一流企業做平臺,做全社會的價值網絡。
推動平臺的建設當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并且在技術方面做好準備。除此之外,要有好的商業模式,這個商業模式的價值就是共贏。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做得很好。馬云說,他現在不是做電子商務產品本身,他現在做的是電子商務的生態環境——這就是平臺,就是價值網絡。他給所有做電子商務的人搭建了一個平臺,大家在這個平臺上共贏,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商業模式。
在中國推進價值網絡,一定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筆者認為大企業應該更主動一點,站得更高一點。比如將IT本身的資源外包出去,讓外包商為你提供更專業的IT資源服務,會比你自己做得更好,同時自己去關注核心競爭力的建設,這等于幫自己創造了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間的價值網絡逐漸形成,各方影響力與日俱增。
價值網絡的推進,還需要企業高管首先認識到企業提升競爭力的緊迫感,然后知道如何提升。借助外部資源,并能整合資源才能創造更大價值。(作者為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2009年度最具價值CIO評選”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