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川|文 ITValue 周應|編輯 / 日期:2011-03-07
ITValue點評:
21世紀的互聯網服務與先前IT產品最大的區別在于:互聯網服務已經直接影響著社會組織方式和社會價值觀,而非僅僅引發企業運作(IBM小型機)或者個人工作方法(Microsoft Office)的革新。基業長青的互聯網服務,除依靠卓越技術和產品以外,更要依靠其服務背后所體現的價值和文化取向,并由此產生內聚力和擴張性。做互聯網產品更是如此,創造者的價值觀和文化取向正是其產品的靈魂。
雖然沒能得到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這種硬獎項,但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剪輯也讓《社交網絡》這部相對低成本的電影獲得了突破。
《社交網絡》充滿了美國式的勵志精神:電影講述了2003年到2007年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berg)和他的朋友們創建Facebook的歷程,其創業的沖動和沖突,以及由此展現的人性與情感。在豆瓣上看到一個網友說,“電影看得相當激動人心,再次產生不做點什么人生很遺憾的想法”。很希望這部電影可以引進到中國來,激勵更多青年學生獨立思考,做真實的自己。
電影以戲劇化的沖突將Mark 描繪成一個極度聰明自負卻疏離友情的計算機天才,這也許和事實有出入。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即創造Facebook這樣的革命性產品所需的強大精神力量,被同是猶太裔的演員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刻畫的入木三分(他獲得了另一項電影大獎金球獎的最佳男演員)。
21世紀的互聯網服務與先前IT產品最大的區別在于:互聯網服務已經直接影響著社會組織方式和社會價值觀,而非僅僅引發企業運作(IBM小型機)或者個人工作方法(Microsoft Office)的革新。基業長青的互聯網服務,除依靠卓越技術和產品以外,更要依靠其服務背后所體現的價值和文化取向,并由此產生內聚力和擴張性。中國有個說法講文如其人、言為心聲。做互聯網產品更是如此,創造者的價值觀和文化取向正是其產品的靈魂。
作為Facebook的創造者,作為社交革命的推動者,Mark具有在這個年齡上不可思議的成熟。
他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天才。13歲的時候,他已經在他父親的牙科診所和家庭之間搭建了網絡,用以連接家里和診所里的所有計算機,不過這僅僅是天才的一部分。Wiki的資料顯示,中學時候Mark除了在科學方面成績突出以外,還熱衷于古典學,這是一門關于青銅時代的學科,包括古希臘和古羅馬語言、哲學、藝術和考古學等。在哈佛的申請書上,除英語以外,他列出了可以閱讀的其他文種包括法語、希伯來語、拉丁語和古希臘語。在大學期間,他背誦過荷馬史詩。在參加Facebook的產品研討會時,他還引用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作品。在大學預科期間,他還擔任學校擊劍隊的隊長。從哈佛求學時,Mark 同時在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專業學習。
他的另外一個特質是拒絕誘惑。在進入大學之前,微軟和AOL都開出了高薪邀請,但百萬年薪并沒有讓18歲的年輕人動心,他選擇了進入哈佛深造。在Facebook發展的過程中,他也曾拒絕了雅虎10億美元的收購。時代雜志將其評為年度人物時的報道說:Mark對于金錢的冷漠幾乎有些病態,擁有128億美元的資產,住在硅谷一所租來的小房,開一輛本田汽車, 對于億萬富翁來說,這如同苦修。這個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在去年底還發表聲明響應巴菲特和蓋茨的建議,將把自己財富的大部分捐獻給公益事業。
Mark的Facebook主頁非常值得一看。既寫到了他懂中文,喜歡看《角斗士》《特洛伊》《英雄(張藝謀版)》《霍元甲》等等這種雞毛蒜皮,也寫到了他創建Facebook的宏大志愿:要把世界變成更開放的處所(trying to make the world a more open place)。他把消除欲望(eliminating desire)和極簡主義(minimalism)作為一種興趣。這就很有修道的意味了,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太多的欲望會產生過多的錯位,從而導致不利的行為,這反過來引起更大的痛苦。所以求道的過程是日益求簡。
也許正是這種求道的精神力量和價值觀,使Facebook在蘋果、谷歌和微軟這三座仰止的高山當中脫潁而出,而其對世界的影響還遠未可見。
來源:http://cn.wsj.com/gb/20110302/LUO07334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