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梁念堅:解讀微軟云計算戰略

作者:ITValue 劉湘明|采訪 秦麗|文 / 日期:2011-01-17

從技術角度來看,微軟公司把云計算視作可以與上世紀70年代微處理器、80年代的圖形用戶界面和90年代互聯網相提并論的巨大轉型與變革。作為唯一一家擁有從企業級到消費級全部產品線的IT公司,微軟在2010年年報中,把云計算列為能夠保證公司持續增長和成功的首要關鍵因素(另兩個是強大的產品組合以及良好的財務狀況)。

在2010財年,微軟在研發上投入了87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與云計算相關的技術;而微軟約4萬名工程師中,有70%的人的工作與云計算的產品和服務有關,到2011年,這個比例將會達到90%。

微軟不僅推出了大量在線版本的產品,例如Dynamics CRM Online、Office 2010、 SharePoint? Online、Exchange Online以及Office Communications Online,還推出了全新的云計算平臺,例如 Windows Azure, SQL Azure 和Windows Intune。

目前,已經有超過1萬家的企業級客戶采用Windows Azure;全球最頂級的20家電信公司、銀行和制藥公司中,已經分別有13家、15家和16家開始使用微軟的云計算服務。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 2011消費電子大展上,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云計算和游戲將會成為微軟重要的利潤收入來源。

在中國,微軟的云計算戰略也在加緊部署。2010年9月16日,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宣布微軟中國云計算創新中心落戶上海,成為微軟全球首個云計算創新中心。

2010年11月,微軟與上海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簽署合作,宣布與上海市云計算產業基地聯合打造國內首個“云計算應用孵化中心”,以及“健康云”和“中小企業云”。

2010年12月17日,中國移動與微軟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大力加強在技術、市場和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充分挖掘云計算的潛力,共同促進信息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對于一直深受盜版問題困擾的微軟中國公司而言,云計算的戰略意義更大。這種基于服務和微支付的商業模式或許能夠把中國軟件市場的規模和發展潛力一舉激發出來,為微軟在中國的業務帶來爆發性的增長。

但同時,微軟這樣一個體量龐大的公司進行如此大的轉型,對于任何一個管理者來說,都是空前的挑戰。IT Value記者為此專訪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念堅,探討微軟的云計算戰略。

Q云計算是微軟2010年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也發布了很多產品,包括Windows 7,以及Office云計算的一些產品。微軟未來的產品發展戰略是什么?
A因為技術的發展,云計算的概念可以很快實現。雖然講的是云計算,但我們覺得應該是云端計算。因為有一些事情還是需要在“端”里面做,所以移動終端會有很特別的功能。我們是兩邊一起發展,變成我們云端計算的一個大前提。以后微軟所有的產品都會跟云有關系。2010年我們的工程師有70%是做跟云有關系的工作,2011年會達到90%。

Q你如何描述整個微軟的云計算推進路線圖?

A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先進行定義解讀,每一個人對云計算的定義都不太一樣。微軟的定義是,一定要開放;要經過互聯網;要有一種很靈活的收費方式;要構建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采取比較開放的方式,很多伙伴可以參與其中。所以從定義來看,我們就跟其他公司有點不一樣,因為有一些是比較封閉,有一些是用云的技術,可能收費也不是這樣。沒有收費的靈活性,我覺得云的意義就沒有了。

微軟過去30多年跟消費者和企業都合作,所以云平臺也會覆蓋所有用戶。這跟其他公司也不一樣,有一些公司比較專注做企業,有一些專注做消費者。我們做得比較寬,以后微軟所有的事情都將以云為基礎來展開。例如,有了云以后,很多應用可以隨時隨地去用。隨時隨地就可能需要不同的終端,而這也是我們的強項。因此微軟是將終端和平臺融合在一起,這也和國家三網融合的概念相一致。

微軟以后都會往這個方向發展,然后專門做終端的平臺。另外,我們做了云的平臺之后,會在里面做一些橫向的應用。這樣我們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平臺發揮他們的長處。

Q微軟在推進云計算的過程中,你覺得現在最困難的環節是什么?

A也不是困難,是一定要克服的。第一,是中國的條件,不僅僅是中國,其實全世界都有。云計算就像互聯網?;ヂ摼W剛出來的時候大家根本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法律還跟不上,所以現在也有同樣的問題。比如說外資公司進來,是不是一定要合資,還是要怎么做?目前的條例其實是針對互聯網內容提供者的,所以叫ICP資格認證。但微軟提供的是一個平臺,應用在里面,所以根本就是不一樣的事情。第二,是全國來推的話,不是每一個地方的能力都一樣。沒有好的通信技術,云不會被充分的利用。第三,是我們要有很多應用,怎么去把所有的合作伙伴帶到這個平臺里,這需要時間。所以,前段時間很多人跟微軟一起探討,我們又給他們提供很多支持,幫助他們發展。

Q云計算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和微軟原來的商業模式不太一樣,需要大家共建一個生態系統。這里面的一個細節問題是,怎么和這些合作伙伴進行利益分割?

A我覺得很簡單。因為公司利用我們的長處,我們的長處在哪里?首先是我們的技術,其次是我們有諸多的資源。無論是人也好,錢也好,我們投入建大的云中心,微軟所有的伙伴就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如果做得好,整個生態環境將會非常健康,對整個中國的IT產業也很有幫助。所以我們會采取分成形式,微軟提供開放平臺,合作伙伴提供平臺里面的很多應用。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服務,只要收了服務的錢,應用提供方就需要支付給微軟相應的費用:用多少資源就付多少費用,雙方共同分享風險和利潤。至于誰拿利益的多數,要具體談,因為每一件事都要看對客戶的增值在哪里。

Q云計算在中國,首先會在哪些領域打開突破口?

A我覺得有兩個領域。一個是在大企業里,他們會做私有云。比如說舉一個例子,不是說真的,就是中國移動。他做了私有云以后,就可以把所有的東西集中在一起,虛擬化。通過那些技術把他的系統管理得比較好。充分利用中國移動自身的資源,這是最基礎的。也可以嘗試云的技術,做公有云提供給所有人,把一些應用公開放在云平臺里面,中國移動的每一個客戶都可以去用,比如說查帳單等,當然我覺得這個事情可能會發展比較慢。這只是一個例子,我不知道中國移動是不是真的在做這個事情。

另外一個就是中小企業,某一些基本的應用。比如說ERP,中小企業很難跟SAP去拿一個幾百萬美元的項目,他怎么辦?但是來我們的云中心,就可以用多少付多少。所以中小企業的某一種應用,是可以做得很快的。另外有可能性就是說,我們最近宣布了Office365。其實不光是Office的功能,還包含了我們內部的統一通訊功能。中小企業如果自己去購買需要花很多錢,但是如果進入到我們的云平臺,每個月支付一定的費用就能享受所有的應用。這也是以后發展的一個方向。

所以我覺得第一步應該是在大企業里做私有云。針對中小企業的某一類型應用也可以馬上做,慢慢地發展。這些是企業方面的。消費者其實很簡單,比如說游戲,也可以充分利用云的技術。

Q未來整個微軟的運營模式,包括業績考核,包括組織架構,都會有哪些變化?

A我們的產業在變,無論做云、還是不做云,我們都會變。當然對于運營來講,我們會進行有計劃的轉型,因為我們很早就知道云會往這邊發展?,F在,客戶需要我們的產品,我們就能夠提供。以后發展的一個方向是,合作伙伴需要什么應用,什么服務,微軟都能提供。相應的,收費也會有點不一樣。現在,客戶和我們現在企業的協議一樣,要升級再付錢。以后走云這方面,用多少付多少。以后就是按每個月來收費,或者是每一個交易來收費,所以這個是會有變化的。

組織結構的變化并不是完全因為云計算。做云中心,我們就會招很多人來管理這個中心?,F在比較小,這個也會變。我們已經往這個方向去發展了。但是有云跟沒有云,我們都會變。

Q你對2011年IT市場有什么預判?

A第一,應該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比較明顯的進展。我覺得很重要是,整個產業和企業也要配合政府來做這件事情。第二,在云計算方面應該會有比較多的發展。無論是企業運用云計算,或者是云計算技術平臺的發展,我覺得會比較快。第三,從硬件來講,2011年中國PC的產量會超過美國,因為中國發展得非???。我覺得是這幾個方向。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19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劉湘明 《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ITValue發起理事
  • 朱明生 萬達酒店管理公司信息部總經理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阮闖
  • 陳其偉 獨立CIO、ITValue發起理事
  • 尚文
  • 張偉
  • 李亢
  • 周應
  • 高峻 德國舍弗勒投資(中國)有限公司CIO
  • 黎偉東
  • 趙建凱
  • 彭志喚
  • 茅曉棟 杭州柏年光電標飾有限公司 資訊總監
  • 姜波 京博控股集團 CIO
  • 鄭文金
  • 蔡文剛
  • 張宇婷
  • 孫太榮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