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1-01-10
October 19, 2010 由 高峻 發布 評論 (24) Tab:管理、領導力
自從做了CIO之后,總是要在不同的場合和公司內部的會議中談戰略。前段時間和CIO圈子的朋友們聊天,談到IT戰略,大家普遍有點暈。第一,不知道IT戰略是否符合老板的業務需求;第二,把IT戰略做得太大在實施時又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盡管處處宣講IT戰略,還是擔心業務部門是否真正理解。
看看大家有沒有好的經驗分享。
——Schaeffler China Holding CIO 高峻
評論:
高總提了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我的建議是:1)IT戰略的制定要從公司/業務戰略出發;2)需要加強IT能力的建設以確保IT戰略的可執行。
——盛道管理與技術咨詢公司總經理周華勝
根據之前的經驗,我的幾點建議供高總參考:
1)IT戰略一定要來自業務戰略;2)IT戰略一定要得到老板認同,要與他充分溝通,并通過ITSC的審核;3) IT戰略可大可小,可以分階段,比如短期(1-3年)、中期(3-5年)和長期(5-15年);4)IT戰略一定要讓業務部門明白,理想狀態下不僅僅是確保業務高管層了解IT戰略,需要所有相關者都明白,所以不是談及IT戰略次數多少的問題,而是需要從哪個層次開始談的問題;5)當然,對IT員工、業務部門和老板,需要不同的溝通方式。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首席技術官 孫建光
如何利用信息化支撐公司戰略落地,就是IT戰略。談IT戰略,先要有公司戰略,并且CIO能充分理解。
——時代地產 總裁助理 周四陽
IT戰略應該順應業務戰略,是的!不過我想討論更具體的,比如說一位新上任的CIO,發現公司每個業務單位或者區域都有各自的系統,這時候大部分CIO都會建議進行整合,建設一套統一的系統。然后,IT的配備、項目、時間、預算等等都以這個主題展開,這是不是IT戰略呢?
從系統架構、IT組織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如何去衍生IT戰略并符合業務的需要呢?大家都知道開展新業務要做商業計劃書,但是寫個命名為商業計劃書的文件不等于真正的商業計劃書,同樣我覺得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也不等于就是戰略。上個月參加Oracle在美國的Open World會議時遇到的很多歐美公司CIO都希望自己能有95%的時間談戰略,所以我覺得戰略二字說起來容易,但是真的談到內容就不那么簡單了。
——Schaeffler China Holding CIO 高峻
“戰略”當然不等于“戰略”這兩個字。所以,“戰略”這兩個字大可不必經常提起。
我最不喜歡聽到的所謂CIO“戰略”是:自己的IT人開發信息系統是不“戰略”的,而“戰略”的信息系統是一定要公司有錢去投資才行的,所以,沒有錢投資就沒有戰略可談。
我始終覺得這是某種“糊涂的”CIO“戰略”思維,是我們要堅持與之斗爭的。
如果一個CIO能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干下去,這本身就是一種戰略的體現,如果離開了,那肯定體現的又是另外一種戰略。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 CIO 杜建成
建一個統一的系統可以是戰略,但后續的資源配備、項目預算等等只是執行計劃,不是戰略。 那么,從系統架構、IT組織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如何去衍生IT戰略并符合業務的需要呢?一個CIO可以根據公司的業務戰略及模式制定IT戰略:比如,利用xxx方法論,整合公司IT組織,建立精干IT團隊。IT團隊掌握公司的IT架構及核心技術,利用開源工具和自主開發等實現最低成本完成公司信息系統開發,并持續支持公司主營業務及兼并收購等。
戰略、工作計劃一定要分清,比如如何整合IT組織,如何讓團隊更精干是需要在戰略實施階段考慮的。另外。我覺得不一定新上任的CIO能馬上作出合適的IT戰略,關鍵是要先有一個“戰略”的思維,真正的戰略不需要像商業計劃書那么詳細。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首席技術官 孫建光
戰略就是知道我是誰?我在哪里?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
——新疆廣電網絡有限責任公司R&D/OSC Director陳長偉
樓上陳總以問題的方式給出答案,很好!我引申一下,戰略就是想成為什么樣?要去哪里?怎么去?
——盛道管理與技術咨詢公司總經理周華勝
“戰略”這個詞是用來溝通的。
在假設“IT的本質是什么”已經完全清楚的情況下, “戰略”就是把這個工作用領導和用戶能夠理解的語言“包裝”和“描述”,以便用來與他們溝通。目的是得到他們的支持:從領導那里得到“預算”,從用戶那里得到“執行”。
核心的問題就是怎么“描述”, 必須用聽眾容易接受的語言, 也要用他們崇拜的形式,比如IBM推出的那些時髦語言。我覺得可惜的是,CIO往往是太注意形式,不注意內在,做出的IT戰略就像小女孩的漂亮衣服,很貴,很漂亮,很不實用,很快就被扔掉了。
——廣汽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副部長張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