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沈文榮的“沙鋼式創新”

作者:尹訓寧|文 / 日期:2010-11-15

每天早上6點,張家港市錦豐鎮中心區都會準時響起洪亮的6次鐘聲。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這里,你一定會被從睡夢中吵醒,然后抱怨這個地方怎么習慣這么早就起床?而就在你還沒來得及再次進入夢鄉的時候,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和報紙摘要》廣播6點半準時從鐘樓傳出,讓你恍惚回到了20年前每家早上打開收音機,然后雙職工騎自行車上班、送孩子去上學的樸素年代。

這個中國最大民營企業──江蘇沙鋼集團(以下簡稱“沙鋼”)總部的所在地幾乎每天都是這樣開始的,7點不到街上上班的人群就已經熙熙攘攘。工廠雖然8點上班,但沙鋼的掌門人──總裁沈文榮幾乎每天都在6點半開始工作,而其管理層至少也會提前1個小時來上班。至于鋼廠的員工,他們一般會提前15分鐘到崗。因為上崗前的15分鐘要開班前會,布置一天的工作安排。

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企業作息時間,實際上成為了鎮子的一種社會傳統。這個孕育了年收入超過214億美元的沙鋼集團的小鎮, 沒有如華為那樣令人驚詫的世界級研發園區和成建制的技術隊伍,也沒有如聯想那樣充滿科技與現代感的辦公樓和穿梭不息的西裝革履。但來過的人都會覺得這里有著一股非常獨特的氣質,純樸、務實,還有一點點回到上世紀80年代的感覺。

這個看起來停留在另一個“時空”的世界,有個非常了不起的企業。沙鋼從創立到今天,僅僅專注于鋼鐵這一個行業,但卻把這個出生、成長在小鎮的民營鋼鐵企業做進了世界500強。

7月8日,《財富》發布的“2010年世界500強企業”的最新排名中,沙鋼集團以營業收入214億美元位居世界500強企業415位,較去年444位上升了29位。目前,沙鋼已是擁有總資產超過1400多億元、年產鋼能力3500萬噸的中國最大民營鋼鐵企業。其綜合經濟效益位居全國同行第2位,并躋身全球35家世界級鋼鐵企業行列。

按照常理來看,中國的鋼鐵行業似乎是最不容易誕生民營巨頭的行業。眾所周知,鋼鐵行業每隔幾年便有一次重大的產業政策調整,而每次調整都對處于漩渦之中的民營鋼鐵企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昔日曾經無限風光的鐵本、日鋼等大型民營鋼鐵企業都已是明日黃花。

沙鋼不僅能夠生存下來,而且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很多人認為這與沈文榮、柳傳志、任正非等同屬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企業家所共有的“政策敏感”和“機遇把握”能力相關。但是,沈文榮依靠可持續的成本優勢,以及文化與制度的均衡所書寫的“沙鋼式創新”模式,更是一個中國鋼鐵行業值得細品的獨特成功路徑。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13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李圓
  • 劉湘明 《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ITValue發起理事
  • 陳東鋒 恒大地產副總裁
  • 陳兵兵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趙峰
  • 孫亮
  • 劉平
  • 楊振寧
  • 周華勝
  • 張光得
  • 陳小青
  • 丁婭琳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