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2010 制造業IT應用新趨勢

作者:ITValue 周應|編輯 / 日期:2010-11-01

在全球市場,制造企業通常面臨兩種不同的客戶。第一種是像北美,西歐和日本這種成熟市場,客戶希望產品更適合他們的需要。另一種是發展中的市場,這里的購買力代表著將來的發展,需要的是種類豐富的產品并且重要的是具有價格優勢。這兩種不同的市場需求將使得制造企業轉換其商業模式可以敏捷地適應不同客戶的需求。

現代供應鏈運作平臺將幫助制造業更好的了解已經發生了什么,什么正在發生,將要發生什么。制造企業將尋求全球范圍執行以及整合生產,物流和貿易執行等運作的統一視圖的優化能力。企業的運作模型將主張通過能力而不是資源的展現,并且在管理上實現敏捷多變的而不是固定的模式,同樣對于成本也是一樣的。

產品管理策略將面向靈活的產品平臺,并且鼓勵設計,部件,和知識產權的重用。通過這種方式,制造企業將可以更好地為不同的市場客戶服務。同時希望轉換以開發適應以刻接受的價格(通常在一些價格比較低,但功能“足夠好”)為出發點的以發展中市場為目的的產品管理策略也可以在成熟的市場得到相應的應用,符合客戶要求的靈活的產品管理能力將幫助制造企業創建一個全新的創新的精益運作模式。

在經濟危機帶來的重置經濟狀況下,政府對于市場的促進作用加劇,當然制造企業將不得不加強其在世界各地的財務制度,全球貿易和重要的是可持續的實踐的監管,這既是一種負擔同時也是未來幾年制造企業的機遇。

因此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制造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迅速和果斷地做出降低資本的支出,降低庫存的決策,快速在行業內可以實現轉型,在經濟復蘇過程中將具有更智能型的經濟模式,這樣的制造企業將可以意識到且更快速響應可以的需求,從而獲取更大的成功。

制造業信息化部門將更關注制造的成本結構,為集成制作流程的商業戰略提供關鍵的決策協助。

在經濟危機的環境下,快速響應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不僅可以讓企業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而且在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機遇。在過去的十年以來,制造企業已經逐步意識到信息技術幫助企業在信息溝通,過程自動化以及為企業的決策服務提供基礎信息等方面實現敏捷制造的重要作用。回首這十年以來制造業信息技術的發展,其中制造業在信息化領域的投資,三個領域是至關重要的:

可視化──盡管信息化的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但是企業在制造過程,存儲和網絡及以提高這些資源利用的可視化能力方面能夠利用的單位成本在不斷的下降。其結果是幫助企業保持領先的成本趨勢并且從信息化基礎架構轉向應用服務。

信息系統的整合──制造企業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由于需要不斷投入新的信息系統,但是這些系統往往是為了某些應用的目的成為孤立的系統。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制造企業逐步降低孤立的信息系統的應用,將不同的系統整合到統一的平臺。這種整合的同時也實現了信息技術的升級,實現向面向服務架構的遷移。這種信息系統的整合對于制造企業來說幫助他們降低了系統的擁有成本和維護成本,同時為企業提供統一的信息,而不是分散在不同系統的記錄。

商業智能/分析──擁有一個統一的數據模型還允許制造企業對于決策支持工具的充分利用,包括數據倉庫,分析引擎和智能接口等。正如在經濟危機和復蘇過程中企業需要快速響應市場的變化,這些工具為制造企業的決策提供了寶貴的信息資源和決策的支持。

顯然不同的制造企業在信息化的建設方面有不同的方式和計劃,但是這些是制造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核心的發展趨勢也是在經濟環境變化過程中印證的有效的方向。 通常制造企業的信息化投資希望能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通過提升信息化水平到更高的水平,同時希望降低信息化的使用成本。具體來說,根據IDC制造業觀察組織的預測,大型制造企業信息化的投資在2010年將會達到輸入的3.7%,相比2009年的2.3%有很大的提高。

(本文節選自IDC《 制造業信息化2010年發展趨勢分析》)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11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陳兵兵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李德清
  • 馬樂
  • 張建州
  • 周四陽
  • Stephen Cheung
  • 趙建凱
  • 韓洋
  • 江文
  • 周強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