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吳以四| 文 / 日期:2010-10-18
2004年3月,3個賭徒在倫敦里茲俱樂部的輪盤賭中贏得了130萬英鎊。許多人認為是偶然,然而事實是這3個人利用手機拍下了輪盤轉動時刻的圖像,接著把信息輸入計算機計算出球運行的軌跡,預測球停止的位置,從而把每一轉的獲勝幾率由37:1提高至6:1。通過給所有6個可能的數據下注,他們贏了一次又一次。
在《商務智能》一書作者趙衛東博士看來,這個故事展示了預測的力量。實際上,在商業運作中,這種預測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為復旦大學副教授的趙衛東,從1998年就開始從事決策支持理論及其在商業智能中的應用研究,是國內最早一批研究商業智能應用的學者之一?!霸诳祠~吃慢魚的商業環境中,企業為了生存,就必須迅速反應,甚至具備預測能力,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實施管理信息化和決策智能化?!壁w衛東說。
在很多企業,經過多年的持續投入和建設,管理信息化已經基本實現。各種管理應用系統正在支撐著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在經歷了信息化建設初期的變革、梳理、規范、穩定后,信息化為企業帶來的效益初步顯現。
這些管理應用系統在提高生產效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積累的大量的數據。高層管理人員在審視企業內部數據時,希望最先了解企業的運營是否在合理的標準下正常運行,如果存在異常,就可以迅速得到出現異常的信息,并能夠通過層層下鉆,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制定相關的對策解決問題。
如何從這些數據中充分挖掘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真正的為企業決策層提供決策支持,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追求的新目標。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cCombs商學院對150家位列財富1000強的企業調查后發現,每年將共享數據的易管理程度提升10%,就會使人均銷售量提高55900美元,實現銷售量整體增長。與最終獲得的巨大收益相比,增加數據智能性所需的成本顯得微乎其微。
許多希望在技術商業時代基業長青的企業,在管理信息化實現之后,已經開始了決策智能化的探索,這為商業智能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商業智能系統的實施,把來自信息化建設成果中的各個應用系統的數據進行清理,合并到一個企業級的數據倉庫里,形成企業數據的一個全局視圖,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處理,最后呈現給中高層管理者,為管理者的決策過程提供支持。使企業決策層能夠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把握市場動態,提高決策水平,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與此同時,也讓智能企業逐漸從藍圖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