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吳以四 / 日期:2010-07-19
美國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副總裁及合伙人張天兵認為: 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全球外包產業每年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長。這些快速增加的市場機遇,大都來自北美公司。這些年來,北美公司一直在外包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不過,歐洲公司的外包增長也在加速,如今,越來越多的歐洲CIO都在關注中國,并且將外包的訂單發往中國。
在剛剛過去的金融危機中,金融服務業無疑是受到沖擊最大的行業,而金融服務業恰恰又是服務外包市場中份額最大的發包方。因此,金融危機對外包市場造成了非常大的沖擊。
根據科爾尼的研究,過去兩年外包市場的增速明顯放緩,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新增離岸外包下降38%,印度的外包從業者離職率比前三年下跌了50%。這個變化可以很明確看出,行業所處市場環境好的時候,離職率、跳槽率相對要高,行業處于不景氣階段,離職率、跳槽率都會大幅下降。
金融業的衰退,直接導致了全行業的大裁員,過去兩年間各地銀行業的裁員率達到5%,美國更是高達8%。一定意義上,離岸外包導致了失業問題的加劇,這一度引起了一些積極實施救助計劃的政府的關注。
雖然在金融危機期間的一些統計數據不太樂觀,但張天兵認為,離岸外包在外包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仍在上升,長期來看,離岸外包業務仍然會持續增長,即便在金融危機期間,也沒有出現離岸外包“回岸”的現象。
2009年科爾尼做的離岸服務目的地調查,基于一系列的評分指標,在全球范圍找出了最佳的50個離岸外包目的地。與往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有三個國家是第一次入選,分別是埃及、約旦和越南。排名中的前三名沒有變化,仍然是印度、中國和馬來西亞,這是全球外包市場中最重要的三個國家。之所以如此多的發包方都青睞這三個國家,主要在于性價比。
對于外包大國印度,研究發現,他們的訂單仍在增長。不過也有一些弱點,一是貨幣波動性較大,二是恐怖襲擊的潛在威脅帶來的安全問題和社會秩序問題。但是,印度外包自身的規模效應、管理優勢和英語環境,更容易與西方社會接軌,也確保了印度在BPO(業務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簡稱BPO)市場的領先地位。
中國外包市場的情況,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中國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儲備,與美國、日本等國相比有巨大的勞動力成本套利空間,這個優勢已經讓中國在亞太離岸業務中占據先機。并且,未來中國的本地市場需求也非常大,政府政策支持的力度在不斷加強,都成為中國BPO發展的有利因素。看到機遇的同時,有一些挑戰也不得不提,包括語言能力、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等等。
全球離岸外包的格局充滿變化,幾年前那些還穩贏的國家,雖然目前仍然吸引著大量的訂單,但已經到了頂峰,未來幾年充滿了下滑的危險。同時,經濟危機的爆發,加劇了這種波動——一邊是過度消費,一邊是高額儲蓄,導致了經濟結構的不可持續性。這種不可持續性,導致了全球經濟結構又要開始重新勾畫版圖,而重新勾畫經濟版圖的過程中,一定充滿了不確定性。經濟版圖的不確定性,讓全球外包市場變數重生。不過,即便如此,對于中國來說,BPO和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信息技術外包)的發展仍然是非常好的,也充滿了發展機遇。
(本文根據美國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副總裁及合伙人張天兵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中國服務外包國際論壇上的演講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