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供應鏈網絡如何創造商業價值

作者:謝康 / 日期:2010-04-26

隨著企業之間搭建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跨國公司與其全球合作伙伴在東道國投資形成的B2B 電子商務網絡,以及電子、汽車、家電、石油、電力、零售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先后建立大型采購平臺,形成國內外貿易一體化網絡的發展,供應鏈信息系統如何創造商業價值成為亟待研究和討論的焦點問題。

2005-2009 年期間,我們調研先后實地調研了分布于中國24 個省市自治區的310多家大中型企業,其中包括IBM、GE、摩托羅拉、諾基亞、寶潔、西門子、貝爾阿爾卡特、沃爾瑪、本田、豐田等50 多家大型跨國公司,以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南方電網、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環球市場等中國本土企業。2009 年6-9 月,我們針對供應鏈信息系統的商業價值創造,集中實地調研了25 家大型企業,并對128 家大型企業進行了問卷調研,發現目前中國企業IT 界也開始高度關注供應鏈信息系統的商業價值創造問題。

由于企業內部分工的細化,生產和服務單元之間的信息被阻斷和隔離,在部門之間、在生產或服務崗位之間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企業資源計劃(ERP)應運而生,成為解決企業內部信息孤島的管理工具之一。然而,隨著生產鏈條的延伸和擴大,產業內或產業間企業之間的供應鏈信息孤島問題越來越嚴重,在這種需求下,供應鏈信息系統成為解決企業間供應鏈信息孤島問題的關鍵管理手段之一。目前,供應鏈信息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四種類型:

類型一:通用、豐田、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等汽車、電子通訊等大型跨國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信息系統網絡,這些信息系統網絡為大型跨國公司及其全球合作伙伴、協作生產企業、本地供應商和渠道商提供了供應鏈網絡的交易系統,形成了從需求預測、采購管理、庫存管理和質量認證,到報關管理、第三方國際物流管理、銷售渠道、海外客戶關系等多種內部交易平臺。

類型二:以臺資企業、港資企業、以及韓國和新加坡企業為代表的在華加工貿易企業形成的B2B 電子商務信息系統網絡,這類信息系統多形成內部封閉的自我循環網絡,如深圳富士康搭建的供應鏈信息系統將臺灣總部、深圳以及蘇州等地的眾多中小電子通訊企業聯系在一起,形成從原材料到零部件,從組件到主板方案商,到整機集成商的專業化信息系統網絡。其中,近年來興起的以臺灣聯發科技(MTK)為代表的基帶方案供應商帶動起的山寨手機廠商之間也形成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在我們對深圳山寨手機企業的調研中,不少人數只有20-30 人的微型企業也應用ERP 進行在線供應鏈管理。

類型三: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國家電網、寶鋼、首鋼、鞍鋼、中國一汽等中國大型本土企業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國債資金幫助下,先后建立起B2B電子商務采購平臺及其信息系統網絡,將其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同時,國美、蘇寧等本土零售服務商則通過B2B 電子商務信息系統來強化其對渠道信息的管理,對海爾、海信、美的、康佳等電子制造企業收取信息租金,后者也搭建供應鏈網絡平臺向其上游供應商收取信息租金,由此形成中國產業內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

類型四:阿里巴巴、中國制造網、慧聰網、亞洲資源和環球市場等電子商務企業搭建的B2B 電子商務信息系統,為中小企業乃至大中型企業的外貿出口提供包括產品推介、客戶詢價、出口報關、物流配送、信用擔保、外匯管理等B2B 電子商務服務。例如,阿里巴巴借助B2B 電子商務平臺為中小企業外貿出口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環球市場則主要為高端的大型制造企業提供外貿出口的一站式品牌服務。

盡管上述四種B2B 電子商務信息系統網絡存在形式上的差異,但它們創造商業價值的機制是相同的。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的價值創造機制由三個方面組成:首先,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間的協同交易成本,提升企業間生產和服務的協同運作效率;其次,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促使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可視化或信息可視,由此產生高標準化和準確性、高及時性和靈活性,以及高有用性(商務智能分析)的信息,提高了企業發現問題的能力,提升了企業發現利潤空間的可能,如傳統的傳真或電話等信息共享易于產生錯誤或歧義,基于信息系統的信息共享改變了傳統模式的表達方式,提升了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等信息質量;最后,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形成網絡外部性,提升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內所有參與者的整體市場價值。隨著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的終端客戶和上游供應商越來越多,每個參與到該網絡中的客戶和供應商分享到價值空間就越大,有助于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內的企業形成自然壟斷或事實上的技術壟斷。

具體而言,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的商業價值創造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上:

一是表現為對原有交易功能的效率改進和提升。例如,傳統手工處理的外貿出口單據通過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轉變為純在線操作的出口單據,傳統的跟單員流程借助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轉變為在線自助跟單流程,既有效提升企業外貿出口單據處理的效率,也通過減少跟單員工數量來節省外貿出口交易費用。在我們調研的某臺資企業中,借助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4 名跟單員兩班倒可以每天高效動態管理上百份電子單據無差錯,同時在應用信息系統前后客戶滿意度從76% 提升到84% ;

二是表現為對原有功能的延伸優化,如傳統外貿代理接到訂單后再尋找廠家生產出口產品,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獲得客戶訂單信息后,可以與現有數據庫中的生產企業和產品特征進行匹配搜尋,極大地提高了搜尋效率,并對原有搜尋功能進行了優化改進;

三是表現為新功能的創造,如沃爾瑪展示在大眾面前的業務模式是零售業,但支撐其利潤的相當比重是沃爾瑪借助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形成的信息中介服務,沃爾瑪通過全球采購和全球配送的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數據來挖掘和發現存在于全球各地和各種產品之間流通匹配的利潤空間,這種挖掘和發現利潤空間的功能完全是由供應鏈信息系統網絡創造出來的。

(本文作者為中山大學信息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11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李圓
  • 劉湘明 《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ITValue發起理事
  • 陳東鋒 恒大地產副總裁
  • 陳兵兵
  • 謝康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趙峰
  • 楊振寧
  • 肖利華
  • 丁婭琳
  • 陳杰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