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建凱 / 日期:2010-04-26
受一些在華外企的影響,很多國內企業最初的管理嘗試大多采用學習西方管理制度,建立現代企業文化和制度。但現在,也有更多的中國企業嘗試以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統領西方管理智慧,從中國企業面臨的特有問題入手,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企業管理道、法、術、器的綜合利用。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東鋒最近就在思考類似的問題,盡管他之前在寶潔等外企做過很長時間的管理工作,深受西方管理文化的影響,但他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對人們世界觀、價值觀、思維和行為的影響,他正嘗試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他現在做的企業管理和信息化建設工作結合起來,提升管理效率。
經過分析和調研,陳東鋒將一些企業嘗試的中國式管理歸結為這樣一個公式:中國式管理= 中國管理哲學/ 倫理+ 西方管理+ 企業實踐。還有的企業堅持適應中國文化而不是改造,采用有中國特色的管理,例如,企業在設計業務和管理模式時,會考慮到一些中國人擅長單干而不擅長團隊作戰、不喜歡數字管理等特點,揚長避短,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陳東鋒還做了進一步的思考,即企業的C I O 如何在信息化工作中融合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如何發揮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領導、員工的思維行為特征的作用。
中西結合
某專家在研究中國管理模式過程中發現,在中國企業的信息化工作中,人們的思維方式可能已經被“系統”的西化過了,但在日常管理和工作中不難看到,西方的很多做法在中國很難行得通。對此,《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劉湘明認為,“如果中國沒有一個自己的管理模式,中國的企業就注定不會成為一個卓越的大企業。但是對于企業而言,在中、外管理模式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實在是太困難了。雖然感覺只是隔著一層紙,但就是在門口打轉轉,始終不得要領。”
信息化工作是一個需要溝通、管理、組織和領導的工作,如果不考慮中國這個現實環境,一味去推行教科書式的最佳實踐,在管理工作中是會碰壁的,但如果學會變通應用,也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福州總醫院計算機中心主任陳金雄一直覺得,中國企業要想在管理上取得成功,一定要把西方先進的管理理念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結合起來并融為一體才能取得成功。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若還按傳統的人治思維很難做強做大,必須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流程。但若機械照搬,完全摒棄中國的傳統理念——如人情味等,也會引起激烈的反應,不利于管理的成功。
在陳金雄多年的工作中,不管是與領導、友鄰科室的交往和相處,還是管理科室員工,始終堅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的基本思路。對大的關乎原則的問題,如信息化要統籌規劃、集中統一建設、集成與融合等,一定堅持原則,絕不允許各個科室部門建獨立系統。但一些細節問題,能靈活就適當靈活,如有些科室主任家里電腦出現故障,尋求幫助時——嚴格講,這不是計算機中心的職責范圍——盡量幫忙。如此,與業務科室建立了很好的人脈關系,信息化推進工作也就順暢多了。
管事理人
廣東威創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業務應用主管郭宏震認為,信息化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是用西方的管理方式把事情管住,用東方的對人方式把人際關系搞好。郭宏震總結說,絕對的中國式管理或絕對的西方式管理,在中國用起來都會有一定的難度。
有業內人士強調,管理是對人的管理,中國人和老外確實有不同,所以在管理決策、組織建設、人才選拔上多考慮一些“中國元素”或“中國模式”應該也是應有之議。中國有理想的職業經理人其實比西方同行多一種痛苦,他們接受的管理教育大部分來自西方,大部分管理方法和手段也是基于西方人的思維,卻要在中國的企業環境下去應用。 CIO 在中國可能比在西方更難取得成功,這種管理哲學、管理方法、管理實踐的矛盾和沖突是主要原因。但這種痛苦、掙扎、努力和探索一定會推動中國企業管理者的反思和創新。
“中國式管理”推薦書目:
★《解碼中國管理模式》,中國管理模式杰出獎理事會編著;
★《和衡管理》,深圳清溢公司陳揚菊總經理編著;
★《中國式管理》,曾仕強著。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陳東鋒 推薦
★《C 理論:中國管理哲學》,成中英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年5 月版;
★《大領導力》,莫少昆著,東方出版社,2006 年3 月版;
★《中國人為什么組織不起來》,肖知興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年9 月版;
★《從歷史看管理》,許倬云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年8 月版;
★《國學解碼商道》,張利、林天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年5 月版。
另外,余世維先生的書比較好懂,成中英教授、許倬云教授、傅佩榮教授、郎咸平教授和陳志武教授的書都值得細看。
──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信息總監兼信息化應用管理部總經理 許明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