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建凱 / 日期:2010-04-12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于2月22日公布了今年1月份各自的新增用戶數據。其中,中國電信在1月間新增CDMA用戶數305萬,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5914萬。這是中國電信連續4個月保持月增長數過300萬的較高水平,其新增用戶市場份額由去年12月份的12%上升至31%。
連續4個月保持高速增長,或許可以給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總經理王曉初帶來些許安慰,也讓電信重組后的中國電信離1億移動用戶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與5914萬的數字相比,中國電信在2008年10月份拿到的C網用戶數不足2800萬并呈數量下降趨勢,10月份下降了68萬,11月份下降了43萬。
面對用高價買來的C網用戶快速流失,王曉初的目光更多地盯在工信部即將發放的3G牌照。王曉初曾坦言:雖然1100億的收購價有點高,但這有利于中國電信早日拿到移動運營牌照,而3G將會成為中國電信實現趕超的最佳競技平臺。最終,中國電信搶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之前,于2009年率先在國內啟動了3G業務。
成功的背后,是中國電信對于聯通C網的高效割接,使自己迅速切換到新的運營軌道,占得先機。2008年5月24日下午,三部委宣布電信重組的公告。7月31日晚間中國電信發布公告稱,將從2008年10月1日零時起正式運營C網業務;并從此時起,開始與中國聯通進行C網的割接,預計60天內完成,過渡期最遲延至2009年3月31日——最終,中國電信提前100天,于2008年12月份完成全國范圍內C網的割接。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1999年移動業務剝離出去開始,中國電信就開始在等一個屬于自己的移動網,這一等就是10年。而10年之后,讓中國電信這樣一家固網運營商去接收、運營移動網,其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在韓國,曾有一家固網運營商收購了一個移動網絡。收購之后為保證網絡業務的順利運營,用了3年時間做IT系統整合,而之前還曾做了兩年的IT規劃。
站在商業角度看,電信與聯通應算作競爭對手。而要從競爭對手那里割接網絡,有過兩次大規模網絡割接經驗的、海南電信企業信息化事業部的總經理劉松波總結說:首要的困難便是不熟悉對方的業務和流程,梳理產品套餐和業務規則時有難度,致使業務部門對業務需求的確認及時性得不到保證;其次,C網割接是一個跨運營商的整體割接,涉及到多網源、多系統、多平臺,不僅要考慮網絡業務平臺的對接,還有集團層面的系統對接,以及外圍系統接口的同步。另外,C網割接涉及到上千種產品套餐的計費、升級等方案,數據量很大。
而在電信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廣東省,更是面臨重重困難。首先,原廣東聯通的業務系統分為全省和深圳兩個版本,另外還包括一個澳門的一卡雙號業務,大概共有20多個業務平臺,涉及近百個IT系統。除了IT系統的割接,還有幾十個網源和智能平臺的同步割接。
另外就是業務規則的復雜性。在中國電信接手前,原廣東聯通有大概232多萬用戶,其中有65萬的預付費用戶,100多萬的后付費用戶,以及50多萬的集團用戶,再加上230多戶澳門的一卡雙號用戶。不同類型用戶的計費規則不一樣,復雜性也不盡相同。除此之外,當時中國電信在廣東的業務系統也是分散部署,大概有14個省一級系統,80多個市分公司系統。
在江蘇電信C網割接前期,經過排查發現,江蘇聯通的“割”與江蘇電信的“接”需要完成24個系統的交割。如果按照原來江蘇聯通的實際交割經驗,在內部完成一個系統的交割大概需要6個月時間。但江蘇電信最后給自己定了一個“冒進”的時間表,即在2008年10月1日前完成24個系統的割接。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對于中國電信而言,越早完成C網的成功割接,可以越早運營移動業務,盡快終結移動用戶的快速流失并使之增加。
從2008年10月1日算起,到最終完成31個省份的C網割接,中國電信雖然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但早在流傳電信重組聲音的時候,中國電信就為迎接移動網開始了準備工作——不過只限于IT基礎設施建設、技術規劃和驗證、預演、培訓等層面上。真正實際的操作,是從2008年5月份“公告”發布之后啟動的。
在此之前的4月份,因工作需要,中國電信集團海南公司完成了一次內部的CRM、計費、服務開通、EDI、研究分析5個核心系統的割接,這也是集團內第一次一次性同步割接多系統,風險和難度都非常大。這之后,江蘇電信也接到了一個風險和難度更大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江蘇電信與江蘇聯通系統割接。
為了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國電信江蘇公司企業信息化部主任吳岳強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能保證按時割接的前提條件都梳理出來并形成可實施方案:需要集團和省里的電信與聯通做什么,需要網絡做什么,需要客服做什么……并首先做通了IT部門所有員工的思想工作,以讓方案的實施得以有力支持——IT系統是保證整個網絡業務依據規則來運營的支撐體系。
方案通過后,吳岳強火速組建了很多個“四方團隊”,即把割接過程中每個動作、環節所涉及到的四個不同部門(隸屬于電信、聯通、第三方合作伙伴)的負責人組織到一起共同協調解決問題。
很多個這樣的“四方團隊”組成了300多人的“三一”大團隊,“三一”意即“一個目標、一個團隊、一個標準”——團隊中所有人,不管是來自電信、聯通,還是第三方合作伙伴,只有一個要在10月1日完成割接的目標;團隊中所有人在一起工作,執行一個標準,不會因為是合作伙伴或供應商,是甲方或乙方而區別對待。
為完成24個系統割接,設立了24個項目團隊。依據系統之間的相關性和邏輯性,規定一個項目組做到何種程度時,另一個相關項目組就將依據邏輯性開始動手做。吳岳強說:整個割接過程中最核心的兩個系統——CRM和計費系統的割接,也是依照清晰的邏輯性來完成的。CRM負責的是客戶資料的采集,計費系統在客戶資料傳輸過來后開通計費。兩個系統不僅在邏輯上相連,也都與網絡緊密相連,即“網源結合”。
正是由于有了對多系統間邏輯性的清晰梳理及合理安排,才讓江蘇電信在2008年9月27日晚上開始正式網絡割接,經過三天三夜,終于在10月1日零點時分,發送了中國電信的第一個C網號碼。割接之前,原聯通江蘇的C網用戶在聯通集團排名前六之外,而順利完成C網割接一年后的2009年10月1日,電信江蘇C網用戶數在全集團排名第一,收入也排在第一位。一位中國電信某省分公司的領導在總結時說:就是因為比江蘇省晚割接了2個月,致使自己省份的用戶數比江蘇省少了60萬。而這60萬永遠“找補”不回來了。
四川電信2008年10月18日第二個完成割接,在汶川地震之后。中國電信四川公司企業信息化部總經理張崇躍介紹說,整個C網的割接重點在于IT系統的割接成功,因為整套的業務運營系統都是嵌在IT里面的。所以,在做準備的時候,“割接四方面軍”中的“IT軍團”比業務、財務、網絡與運維三個“軍團”做的準備更細致,提前研討也更充分。
而湖北和海南在割接過程中都遇到了突發事件。湖北電信割接工作進展過半時,一家第三方核心合作廠商團隊有十幾個骨干人員突然“集體辭職”。而海南電信在做C網用戶數據遷移時,第三方合作廠商中途提價,讓海南電信支付原定價格5倍的費用,否則中止合作。
在預算已定和巨大的時間壓力下,唯一的選擇只有自己硬著頭皮做。湖北電信當時的計費系統對賬采取“人海戰術”,即“歇人不歇機器”,在不同的時間段由不同的成員小組實施系統測試,全天24小時始終讓系統處于“連軸轉”的狀態。中國電信湖北公司企業信息化部主任劉躍漣說:“因為時間段連接緊密,工作強度大,任務急,有的員工就直接睡在機器旁邊,定好鬧鈴,每半個小時起來查看一次運行狀態。”沒日沒夜的努力付出,使對賬準確率由開始的30%達到最后的99.7%。海南電信相對從容一些。海南電信企業信息化事業部總經理劉松波的團隊戰斗力很強,再配以當時專門編寫的、涉及到21個一級指令、86個二級指令和383個三級指令的“割接指揮手冊”,海南電信不僅提前18個小時完成割接,在這之后還專門開發了一套“應急支撐系統”,以應對割接后業務辦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2008年12月18日完成割接到2010年1月初,海南電信的移動用戶數增加近一倍,達60多萬。
廣東電信的割接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用戶量大、業務規則復雜、系統分散,是橫在中國電信廣東公司面前的三座大山。“當時感覺最缺的就是時間,我們連允許犯錯的時間都沒有。”中國電信廣東公司企業信息化部總經理胡志強如是說。
經過仔細研究和討論,廣東電信組成了一個縱向7個專業組、橫向18個系統組的矩陣式架構團隊,團隊里不僅包括來自電信和聯通業務、財務、市場、IT等部門的人員,還包括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員工。由20多人組成的總體組專門負責整個團隊的項目管理工作,制定統一的溝通和激勵機制,協調跨部門和跨組的工作。全部的割接完成后,由專門的割接服務團隊負責割接后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到第一時間對問題的響應和處理。
非常之時必有非常之道。為了保證在預定時間內完成割接,廣東電信用倒推法算出每天、每小時要完成的工作任務,并把各項任務明確到具體的人和時間,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不留任何盲點。在什么時間由何人完成什么任務,都用不同級別的指令標示出來,大概有1000多條二級指令,上百條一級指令。
在每天的緊張忙碌之后,廣東電信晚上6點半舉行各專業組和系統組負責人溝通會,匯報當天的工作進度及主要問題。會后再各自去解決問題。當天問題當天解決,絕不過夜,做到日事日清。
“組織架構、項目管理、強執行力,是保證成功割接的三大條件,”胡志強這樣總結。矩陣式團隊由公司的“一把手領導”掛帥,推進工作、解決各種緊迫問題,做到“特事特辦”。而細化到現場管理甚至每個員工的桌面管理的項目管理制度,保證了團隊工作事無巨細、整齊劃一,按照既定的進度前進。再加上從上到下所有團隊成員高效的執行力,讓廣東電信在不停業的狀況下于45天之內,在2008年11月30日完成了C網割接,并于12月1日開始開展移動業務。經過一年多的發展,2010年1月份廣東電信移動用戶的數量達到650萬。
2008年12月21日吉林省C網割接成功,至此中國電信完成了全國31個省內的C網割接,12月份C網用戶流失量僅為6萬,而2009年1月份新增移動用戶10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