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保險業如何贏在大數據時代?

作者:劉湘明 / 日期:2012-07-16

對于保險業來說,一個極大的挑戰就是數據在不斷變大,大得有點超乎想象。因為無論在管理、后臺,非結構化數據要求越來越多,保險行業的CIO應該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和變化。在7月6日《商業價值》雜志與中科軟合辦的中國保險IT應用高峰論壇上,幾大保險公司的IT高管對此進行了探討。

在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IT副總經理方遠近看來,大數據概念被IT界提出來太晚而不是太早。大數據這兩年泰康的痛非常明顯,首先壽險業增長能夠感受出來,因為數據增長是指數級增長,從一開始蓄積,到去年財務數據已經多過14億,這是巨大的痛苦;同時泰康的電話銷售模式,1萬的業務員每天要打100個通話記錄。這些都是非結構化的數據。

結構化的數據也一樣,泰康的電子商務做得比較多,所有客戶到泰康網站上晃一下,那個數據都是每天幾百萬次的瀏覽,而且增長得特別快。現在這些數據的存儲不是問題,但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把幾百T的數據,從晚上12點截止、早上7點拿出報表的話,抽取數據的時間非常有限、建模的時間也非常有限。我們現在數據太多,數據大概十億條以后,以前很多東西,很多檢索方法、很多建模方法都不靈了。

在中銀保險有限公司信息技術部副總經理趙愛忠看來,大數據帶來的變化在幾個方面,第一是決策層,以前有一些領導屬于三拍干部——拍腦袋、拍胸脯、拍屁股,現在更多要看數據分析、市場變化。以前有一個說法叫“以數據說話”,這種說法有問題,因為數據經過加工整理變成信息,單純靠信息做不了決策,只有信息表現為一種趨勢才能做決策。現在在公司內部,對決策知識要求越來越高。例如,以前在傳統保險行業,核保人一委托,這單子簽萬分之一、萬分之八是核保人一個想法。現在要有數據說法,是不是有行業數據、有以前的損失數據,包括在銷售當中需要什么東西,所以在運營當中要想到。

另外在數據大時代對IT要求不一樣,現在更多提法叫科技以人為本,IT和應用之間是合作共贏的局面,包括互聯技術、云計算影響龐大。到IT部門來說,以前要想盡辦法怎么用技術手段滿足業務需求,以前是說要有一些技術專家、技術選擇方案制定,而現在最大的是一種技術選擇。業務上的需求有更多解決方案,要有選擇有放棄。
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的挑戰極大。泰康的方遠近說,我們不是如何贏在大數據時代,只要別輸在這個地方很不錯了。

本文標簽: BI 金融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17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李圓
  • 陳金雄  福州總醫院計算機應用與管理科主任
  • 周慶瑜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陳其偉 獨立CIO、ITValue發起理事
  • 孫亮
  • 周華勝
  • 劉晉軍
  • 孫建光
  • 劉曉軍
  • 丁婭琳
  • 戚乃箴
  • 萬國鋒
  • 楊俊
  • 高彥章
  • 馬國海
  • 朱磊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