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提升IT部門競爭力的五個手段

作者:ITValue / 日期:2011-07-04

邁克爾?波特在其經典著作《競爭戰略》中,提出了行業結構分析模型,即所謂的“5力模型”,他認為:行業現有的競爭狀況、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客戶的議價能力、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新進入者的威脅這5大競爭驅動力,決定了企業的盈利能力。按照波特的“五力模型”,影響組織競爭力的有五大原因。因此,要提高 IT部門的競爭力,有以下五個手段。

手段一. 減少維護工作 保持核心優勢

在公司內部能提供相同服務的并 沒有其他部門,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好像在這點上IT 部門具有領先優勢。但是如果我們往深一層去想,其實外部有很多廠商能提供相同的服務,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判斷什么事情是公司的核心價值,這部分我們是 要保留的,除此以外的其他工作只要廠商做比自己做便宜就外包。

每半年跟部門內同仁檢討工作的時候最好問幾個問題:你如何減少自己的維護性工作?你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價值?因為重復性的勞動對于我們這樣的知識工作者來說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希望能最大地減少這些工作,多出來的時間能讓大家思考如何產生更多價值的工作。

手段二. 選擇并主導供應商

這個能力應該更多體現在你選擇的供應商的能力上。

根 據多年的經驗,不管軟件或是硬件,最好都能夠找具有國際化背景的供應商,因為他會不斷的提出一些新的解決方案,你能夠搭他們的順風車,不斷的提高;反之你 如果就是這個供應商的最大客戶,短期內好象在價格上很有利,長期來看可能你這個項目就沒有什么成長空間了,或者是你必須投入很大的心力在這件事情上。

手段三. 理性對待業務需求

這 里的理解是內部用戶的需求如何能夠更好的滿足。用戶有一些慣性:一是在提出需求的時候并不一定完全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可能只知道一個很模糊的輪廓而已; 另外一點就是,有些人很明確提出要做些什么,但是可能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因為他們對于系統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全面,這種情況的產生其實是非常普遍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用戶需求并且提出更佳的解決方案,最好要求部門同仁要問三個問題:問題一,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用戶需求以及隱含的商業邏輯);問題二,為什么要這么做(了解用戶的真實想法,有助于判斷用戶的做法是否是最適當的);問題三,為什么不那樣做(試著提出 IT 觀點的解決方案,鍛煉自己的方案提供能力)。

其實這是很普遍的系統分析的基本工作,利用很簡單的話術設計把這樣的理念體現在每個人的工作當中,把被動的接受用戶需求轉化為幫助用戶定義規格,從而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手段四. 培訓提升IT人員能力

部門內部的人員應該要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價值。

要知道以公司這種龐大的組織來說,是不存在什么非你不可的職位的,所以我們鼓勵每個人盡量成為自己負責領域的專家,同時安排各種培訓來提高他們的項目技巧。一方面提高個人競爭力,同時也提高了部門以及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以項目管理的課程來說,除了 IT 部門的人參加以外,同時還邀請了很多其他部門的人員加入,以此來提高大家對項目管理的認知度,以便將來在公司內部推動各項項目管理工程。

手段五. 巧借外包力量

以IT 部門來說,替代品大概就是目前流行的外包服務了。

更應該看重在外包項目中 IT人員能起什么作用,體現什么價值。公司的 IT 人員體現的價值是更了解公司的商業模式以及商業流程,所以能夠起到一個界面的作用,而要達到這種高度就必須要靠平常對公司自己負責領域的深入了解才能夠做到。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38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李圓
  • 劉湘明 《商業價值》雜志出版人、ITValue發起理事
  • 許明  廈門建發集團信息化總監
  • 陳東鋒 恒大地產副總裁
  • 何雪峰 祈福集團電腦部經理
  • 萬寧 《商業價值》雜志總經理、ITValue發起理事
  • 陸永清
  • 杜建成 江蘇道吉面料有限公司IT總監
  • 徐政民
  • 陳其偉 獨立CIO、ITValue發起理事
  • 益昭 深圳漢莎技術有限公司 IT Manager
  • 楊旭
  • 莫寧琛
  • 黃驍儉
  • 許濤
  • 渠本強
  • 毛曉東
  • 周四陽
  • 齊磊
  • 黃皇嘉
  • 陳云霞
  • 仲強
  • 黃文強
  • 喬宏明
  • 齊春曉
  • 陳罡
  • 葛曉亮
  • 閔煒
  • 曾建根
  • 吳涵生
  • 吳以四
  • 李毅強
  • 呂金領
  • 黃山
  • 賈坤
  • 張華
  • 趙玉丹
  • 韓巖杰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