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業務引導BI

作者:ITValue 丁婭琳| 文 / 日期:2010-08-02

在ITValue“走進無錫尚德”活動的圓桌討論上,一位CIO分享了一個BI失敗的案例:當年上ERP的時候,公司很多的業務流程變動比較大,ERP項目上馬后的一至兩年,各種模塊都需要磨合,包括里面數據的準確性都是需要磨合的。

當ERP比較穩定的時候,有數據積累來做BI,為公司提供一些決策依據的時候,公司業務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又把這塊給代替掉了。六年折騰下來,ERP這塊調整做得不錯,成本核算做得非常快,業務部門的反饋都還不錯。但是老板很不滿,說“你信息化搞了這么多年,我投了這么多錢,我啥都沒看見”,跟他說“成本核算從半個月到三天,或者是周轉率快了”,但老板反饋“這個都跟我無關,我所有看到的報表,還是財務部給我的,還是業務部門給我的,根本就沒有從信息化對我的決策有一點點的支持。”就這樣把信息化六年的貢獻全盤槍斃掉了。

寧波樂歌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總監陳罡認為,BI更大的意義是公司的高層關注,因為BI能輔助公司的戰略決策。也就是說,要去獲得高層的一些支持,必須重視BI。

在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信息中心主任吳鍵也認為,BI要基于業務出發,數據的規劃一定是基于業務思想主導。

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早在90年代初開始建設系統,把企業的流程全部都串起來,一直做到后來企業的全面管理,IT系統迅速帶來企業運轉的效率。當時吳鍵帶著IT部門把生產流轉標準流程27天,迅速縮短到一個星期——由此集團馬上認同了IT對企業的回報。隨著企業不斷的發展、信息化的不斷建設,2000年以后,整個集團連鎖化經營,為全國信息化鋪墊。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的連鎖化經營持續走向了江蘇、上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浙江省新華書店樹立的行業口碑,IT的力量功不可沒。

“流通企業更應該探討BI,但是我覺得我很保守。一方面可能沒有真正到這個階段……現在數據分析可以從一般的報表產生,是比較謹慎的發展道路。另一方面,做BI的業務思想是我們的嗎?我認為不是我們的。真正的應該是業務的主導者,業務部門,或者是你運營經理,甚至一把手。”吳鍵表示。

BI原本是個技術詞,本身內涵很多,包括很多軟件,譬如針對財務他可以做BI、針對客戶管理也可以做BI……既可以叫做財務的智能系統,也可以叫CRM。其實BI最基本的基礎是數據、數據規劃。
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副總監聞博表示:“BI大概有兩個層次,第一能做出企業關鍵指標的一些KPI,第二通過建數據倉庫,通過大量的數據積累,進行一些數據的分析,會更加的智能。”

第一步企業應該先做數據規劃,能很及時的反饋一些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的重要數據。或者企業數據可能都在一套系統里,譬如都在SAP里;或者數據在很多套系統里,很多套系統之間數據其實就是重復的,譬如制造系統、管理ERP系統、HR系統。這又涉及到企業里各個部門,很多數據的定義都是模糊的,這時候要通過數據規劃,每一個數據的定義把它定義清晰,把數據規劃定義出來之后,再從數據規劃上面用一次性的數據描述做KPI,這個要實時的支持企業的經營管理KPI。企業的系統數據交易經過多年積累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監控原有的布局規劃和數據的定義,以及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接口,使得企業的數據,只要在系統內都是準確性的,而且是被管理層所信賴的。于是在這個基礎上,做出來的KPI是絕對有用的,這是BI的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應用數據倉庫,不管是回歸還是預測,通過模型進行各種數據的分析和預測很有意義。

綜合以上,BI成功應用的關鍵在于思考從哪些角度評價企業最有價值,才能實現在數據中挖掘那些潛在的可能性。CIO和信息中心是一個實現者,把BI放在業務后面會更簡單、更有效一點。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共有8位社區會員對該文章有貢獻:

  • 林森
  • 馬紹秋
  • 黃文強
  • 朱冬利
  • 茅曉棟 杭州柏年光電標飾有限公司 資訊總監
  • 吳以四
  • 姜波 京博控股集團 CIO
  • 何輝

該知識文章由以下社區討論提煉而成:

ITValue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