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數據?自動化?什么才是汽配制造的老大難

作者:任斐菲 / 日期:2018-05-18

成立于1988年的寧波華翔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中高檔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經過多年的全球化發展以及收購并購,在不同國家與地區建立了65家工廠、3個研發中心, 2017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48億。

數據離散怎么破
與中國大多數制造企業一樣,寧波華翔的信息化也起源于ERP,同時,也面臨著集團化企業的共同難題——數據分散。寧波華翔CIO簡永昌是很早來大陸的臺灣IT從業人,既感受到了企業信息化的高速發展,也明確知道,作為汽配制造行業的一員,不同的工廠,甚至是不同的產線,在為不同品牌和不同型號的汽車提供零配件,將離散數據變成確實可用的數據,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要收集的數據有用,必須有統一的標準!寧波華翔將財務、客戶、供應商、物料四大類目的數據作為標準化的第一步,而每一個類目成功實現標準化都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從一級工廠開始建立層層標準化,在標準化的框架內保持一定的自由度,最終由十幾個一級公司做數據的對接,在集團數據平臺進行統一管控。

由于存在內部之間的物料與產品交易等情況,輸出的數據與輸入的數據還會存在一定的時間差,最終可能形成5%-8%左右的數據誤差,簡永昌表示這不是大的問題,最關鍵是成功利用這些數據節省成本。

自動化保障數據準確
盡管寧波華翔在東歐、東南亞等地陸續建立了工廠,這卻并不是減少人力成本的最重要途徑。寧波華翔一直力圖每年都能實現自動化程度有10%到30%的提升,進一步降低一線員工數量。

節省人力成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數據準確度除了要有成熟的標準來規范,生產線的數據準確度也和操作規范息息相關。

我們不難發現,要實現產品的標準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數據準確度,那么,提升自動化程度就還是制造企業永恒的功課。

數據“活”起來
新一輪的汽車革新,目前對寧波華翔的主要業務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寧波華翔也在積極參與新能源,以增加新的業務點。

那么,對于寧波華翔,現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什么呢?那就是預測,這是由于原物料基本是由整車品牌指定的,這些原物料的價格都是浮動且整體上升的,準確預測成本上升以調整庫存等問題,都是節約成本的“攔路虎”,這還只是采購預算的一部分。因此,寧波華翔在2014年就開始將之前我們提到的數據跑起來,實現除了采購預算。還包括銷售預算、生產預算、人事預算、投資預算和報表管理等在內的全面預算。

作為合資子公司眾多的企業,寧波華翔實現合并財務報表預算也不是易事。比如,需要包含合并口徑預算利潤表、合并口徑預算現金流量表、合并口徑預算資產負債表;采用合并抵消的方式,即首先加總各公司各報表項目,再抵消內部交易。建立全面預算之初遭遇的跑表速度緩慢也就不難理解了,簡永昌用開放的態度引入了當時才起步的F-One系統,經過調試使得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

也正是在這一系列規則之下,華翔形成了自己的系統整體架構(見下圖)。


簡永昌表示,中國企業發展表現出很多跨階段的跳躍式發展,中國的企業IT市場亦然,這對于保持企業活力非常有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