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星星的孩子如何在地球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作者:任斐菲 / 日期:2017-05-03

北京市郊的一所特殊學校,為前來的兒童和家庭提供11周的培訓課程,有的家庭可能要耐心等待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得到學習的機會……
這是2008年紀錄片《星星的孩子》里,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簡稱“星星雨”)真實的故事,中國第一家專門為自閉癥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服務的民辦非盈利機構在1993年建立之時,社會對于自閉癥的正確認識與科學幫助還很少,自閉癥兒童的家庭也就紛紛來尋求指導與建議。
時至今日,在社會宣傳以及諸多影視作品之下,我們可能以為已經充分了解自閉癥,其實,我們不知道的還有很多。

“雨人”離我們很近
奧斯卡獲獎影片《雨人》或許是不少人第一次知道自閉癥:擁有固定的生活模式、不諳世事、過目不忘等等。
自閉癥兒童之所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確是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世界,像是生活在不屬于地球的外星之上。但自閉癥或者說孤獨癥,真正的名字是“自閉癥譜系障礙”。
“譜系”說明了自閉癥除了社交溝通障礙、刻板行為與有限興趣這兩個核心表現之外,個體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正如北師大教育學部孤獨癥兒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曉毅所說,這就像彩虹是一個光的譜系,不同的波長、不同的折射率,才有了彩虹七彩的顏色。自閉癥也可能是從很輕微與正常人幾乎無差別的程度到脫離正常心智發展規律的程度。因為有限的興趣和專注力,自閉癥人群里不少人表現出某一領域的獨特才華,比如繪畫、音樂等等,就像“雨人”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我們身邊生活著多少“雨人”呢?據研究有200多種基因可能導致自閉癥,因此確定了中國自閉癥人群不少于500萬人。

回到社會現實的自閉癥人群
盡管現在全國已經有2000多家服務機構和30個省市自治區的家長自助、互助服務站和108個地市級以上的家長組織支持自閉癥人群,幫助他們適應社會、建立相應的社交并且推動他們能夠自食其力,自閉癥人士想要成功在社會謀求一份職業是很不容易的,85%自閉癥人士是沒有工作的,剩下的15%也不是在完全就業狀態的。
不是所有的自閉癥人士都一定有在數學、記憶力或是某一專業領域表現突出,何況我們不能忽視自閉癥人士的重要的特征——來自星星的孩子,這是終身的發展性障礙。他們有自己的固定行為特征,可能在工作中不能按照企業規定的時間表,也可能需要比其他人更大的工作空間,可能和需要合作的同事無法正常溝通……
所以,之前歐美針對自閉癥人群的就業計劃,是將自閉癥人群集中在一起的庇護性項目,讓他們從事簡單的工作,很少有自閉癥人士和普通人在共同環境中協作。國內的自閉癥人群就業正處于探索的階段,只有個別的成功就業的例子。

你也可以有這樣特殊的同事
承認自閉癥人群從事正常崗位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達成的,并不意味著他們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能勝任的工作。
就像星星雨這些機構提供系統且科學的課程,讓自閉癥兒童的家長了解如何正確地與他們相處,建立他們生活的秩序一樣,企業和社會機構通過專業的支持可以提供適合自閉癥人士工作的環境,也可以引導自閉癥人士更好地融入團隊。
麥肯錫的調查數據表明,企業的多元化包容性與商業無偏見,對于企業是有實際好處的,甚至可以讓企業提升48%的利潤率。
基于社會與企業的雙贏,SAP與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啟動了“自閉癥人才項目”。2013年至今,SAP已經在全球范圍的9個國家17個城市招募了116名自閉癥員工,并且分布在21種不同崗位上。而正式開啟的中國項目也是2020年全球招募650人計劃的一部分。
SAP公布了他們發現自閉癥人士的某些特征使其適合軟件開發工作,比如注重細節、對錯誤“零容忍”等等,客戶支持、產品和創新、銷售和營銷、運營部門也是自閉癥人群的潛在工作領域。
而三家的攜手是希望能將自閉癥人士的成功經驗在其他企業推廣:利用多樣的機會向員工普及與介紹自閉人才計劃,加深員工的認識與理解;為將要進入企業的自閉癥人士建立結構性的培訓項目……

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自閉癥人群有更多機會融入社會,我們也總會在工作中認識這么一位來自星星的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