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SAP紀秉盟:每一家公司都需要把自己轉型成為軟件驅動型公司

作者:任斐菲 / 日期:2017-02-17

進入2017年,SAP在中國成功建立并啟用本地數據中心,通過與中國電信、阿里云等合作,正式向中國企業用戶提供云服務,而且處理好了所有在監管和法律方面的約束,完全滿足監管和法律上的要求。

這意味著,中國企業用戶可以通過云計算加入到連通190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家企業的全球采購商與供應商網絡中,實現在單一系統中集中管理從尋源到付款的所有流程,也同時享有自建個性化PaaS平臺的自由。

這也是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MarkGibbs)所強調的“未來一切都會以云的形式加以部署”的觀點在SAP業務上的體現。
外因催生戰略轉折點
在SAP新一年的年度員工大會上,紀秉盟分享了企業發展曲線的概念以及在曲線上出現的重要戰略轉折點。


企業發展曲線

一個企業運作良好,可能迎來快速的發展,而外部特定因素發生變化時,則會影響企業的下一步發展,可能出現指數級增長或是災難性下滑。而現在新技術的突破,比如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加速了戰略轉折點的形成。

戰略轉折點對所有的企業來說,都存在客觀且密切的關聯,每一家公司現在都需要將自己轉型成為由軟件來驅動的公司,才能夠更好地將人、物和業務聯系起來。

而云之所以是未來唯一的發展方向,是因為以云的方式部署可以極大地縮短產品所帶來價值的過程,能夠極大地加快需要完成的工作被完成的速度。企業所需要的不只是一個軟件,真正需要的是軟件能夠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結果和好處。
業務交易與智能洞察是數字化核心
從2013年SAP大中華區正式成為獨立大區,到2016年獲得“年度最佳大區”榮譽,當然不只是積極建立生態聯盟共同推動企業云計算發展,也有在其業務運營以及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努力。


數字化業務框架

紀秉盟認為,SAP自身的數字化業務框架,對其他企業的數字化業務轉型來說,也有幫助與指導的作用。圍繞業務交易與智能洞察的數字化核心,展開了關鍵性的領域,包括員工管理、開支管理與客戶體驗等等;企業不僅要接受創新性、顛覆性的技術,還要將這些技術融合到企業的業務流程之中,使得企業在行業中獲得更高的競爭能力,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受其青睞的服務。
定制化、服務化成為企業轉型的方向
與紀秉盟共同宣布四大云產品正式落地中國的SAP中國區總經理李強,則分享了SAP關于企業轉型的具體觀點以及云在其中的關鍵作用。


SAP四大云產品正式落地中國

中國數量眾多的制造企業共同面臨人工成本、環保成本上升的局面,而一些特定行業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而互聯網的沖擊,則引發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通過量體裁衣,我們定制服裝可能已經不再困難。但是制造很多工業化產品仍有問題,比如需要定做一個特定尺寸的冰箱符合廚房大小,更改外殼尺寸的同時,內部的零件可能也需要重新布局以及改制。

所以,個性化定制并非在電商的網站上選配一下尺寸和顏色。個性化定制是能夠在大規模定制的基礎之上能夠按時交付,并且成本沒有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企業需要實時獲知用戶的定制需求,這些需求要轉化成具體數據,在從訂單轉化成生產執行,除了云計算提供的快速反應,不少設備也需要進行嵌入傳感器等智能化改造。背后同時需要運轉良好的供應鏈保證低庫存甚至零庫存,不造成資金的占用。

更多的智能化產品,將更多的數據傳送回云端,經過加工形成相應的邏輯,優化產品與服務并指導研發。而閉環數據的流通速度加快,會促使未來的多數產品以服務的形式提供。云計算其實也是將IT的軟件與硬件以服務的形式交付給最終用戶。

SAP與徐工集團進行的聯合創新采用了服務的模式,徐工將設備免費交付到施工單位,不賣只租,根據他們使用的次數、行駛的里程、挖掘的土方數等等來技術計費。而設備的維護信息也會得到呈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