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陳俞安:從等客上門到主動出擊,大潤發如何用O2O項目彎道超車?

作者:周應 / 日期:2017-01-06

陳俞安
簡介:大潤發超市資訊總經理(CIO)、飛牛網技術總經理(CTO),歷任喬鼎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資訊長兼董事長特助、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等職位。
獲獎理由
他從大潤發的電商平臺“飛牛網”入手,通過線上業務的發展推動線下門店的互聯網轉型。不僅在一年半內搭建完成飛牛網全國配送網絡,使網上業務收入3年增長10倍,還幫助大潤發超市完成電商O2O項目,從而使大潤發超市順利轉型為以互聯網方式切入門店周邊商圈的深度運營者。

在大潤發超市CIO、飛牛網CTO陳俞安看來,因線下業務發展迅速而錯過了第一波互聯網轉型機會的大潤發,現在正迎來利用O2O項目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對互聯網競爭對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01
啟動O2O項目

2013年成立的飛牛網,與大潤發超市的傳統零售業務并行發展,互不干涉,對標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來建立自己的電商模式。陳俞安領導著500多人的技術團隊,搭成了可對標1號店的網站技術架構,對同類商品實現多地多促銷的差異化運營模式,網站根據用戶數據實行個性化推薦,千人千面、用戶畫像技術的應用使營銷命中率提高了1倍。

2014年,飛牛網在上海建成了3萬多平米的倉庫,僅能覆蓋華東四省的配送。而當時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已經開始布局全國配送網絡。大潤發的高層們意識到線上線下獨立發展趕不上互聯網的發展速度,于是在2014年底開始啟動整合線上線下業務資源,共同發展O2O項目,陳俞安擔任O2O項目負責人。O2O項目借用大潤發超市已經發展到全國的門店網絡,一年半內便將網絡訂單的配送范圍擴展到全國。

陳俞安認為,現代實體零售發展O2O的局限性在于網上產品品類受制于線下門店的品類數,于是除了大潤發超市線下門店已有 2萬多商品品類外,他還計劃在每省或每兩省再建一個區域倉庫,其品類數與線下門店不重合,從而使在飛牛網上下單的客戶可以享受更多的商品品類。

大潤發現在全國分5個大區進行區域化運營,建立基于本地特色的運營體系;飛牛網也嫁接在這樣的運營體系之上,通過O2O項目發展全國統一中心但運營本地化的運營模式,一省一門店當作發貨中心,重點著力于提升配送速度。

02
用算法解決庫存管理難題

事實上,很多企業發展的O2O項目都面臨著一個普遍的庫存管理難題——線上庫存實時變化,而線下門店的庫存數據日結,數據滯后總是造成訂單超賣的現象。而對于實施多地多價促銷政策的大潤發來說,相比純電商的全國統一價,運營更加復雜。

陳俞安設置了線上線下系統每3分鐘做一次庫存數據交換,同時他設置算法為每個門店實時計算安全庫存,動態計算可供應線上的庫存量,以地理位置為準在各門店之間靈活調配訂單配送量,就近配送,解決了這個行業性難題。

飛牛網還計劃在2017年為各大潤發超市門店開拓單獨的營銷渠道,針對周邊會員進行營銷,以門店為主體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深挖商圈價值。到時門店周邊的客戶在網上下單半日就可以送貨上門,同城訂單可實現當日達,這將趕上京東、1號店等電商平臺的配送速度。但陳俞安表示,到2017年3月系統覆蓋到全國時,O2O系統的運營精細度會進一步提高,那樣就可以實現門店周邊5公里范圍內2小時配送的效率,傳統零售企業利用互聯網模式對網絡電商彎道超車的成效將逐步顯現。

通過線上線下不斷的資源整合和運營模式創新,飛牛網的收入從成立第二年開始就呈倍數增長的發展速度。大潤發在技術上引入UCloud混合云為O2O項目落地打下堅實基礎,在諸如飛牛周年慶業務增長數倍的情況下,依托混合云的彈性、安全等優勢,實現對系統的穩定支撐。陳俞安還繼續整合更多的互聯網資源來擴充產品和服務,比如與百度外賣等互聯網配送體系的對接,以及他正領導團隊開發的連接網絡訂單和各地庫存的派單系統,以及針對周邊商圈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嘗試讓會員走進門店便能通過手機APP與店內系統聯結,獲得就近位置的商品推薦,從大潤發已積累了11年的會員數據中挖掘價值。在這個過程中,陳俞安已逐步幫助大潤發超市由傳統的等客上門模式,轉型成為一個以門店為中心的實體商圈的主動運營者。

本文標簽: 轉型先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