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2016IT價值峰會又一新技術潮流揭幕:SaaS的下一個大趨勢是工業4.0化

作者:吳寧川 / 日期:2016-08-09

SaaS是2016年最火的三大B2B創業領域,它與B2B電商和供應鏈金融一起將創造產業互聯網的超級互聯大時代。對于傳統企業級IT來說,SaaS技術也同樣重要,因為它從企業邊緣和邊界之外發起創新,通過由點而面、由外而內和積少成多的漸進式路徑,顛覆了企業運營。

在2016 IT價值峰會第二天的活動中,上午主題為“SaaS改變了什么”CIO和VC大討論以及下午中國好SaaS創業項目第一季總決賽,探討了SaaS的服務本質以及如何評估好SaaS創業項目,從CIO用戶、VC、云生態以及創業者四個維度為業界揭示了SaaS下一個方向:工業4.0化。

SaaS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從2008年開始接觸SaaS的全時CEO陳學軍表示,2017年將是美國SaaS產業的一個關鍵結點。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 2017年美國SaaS服務將超越傳統的許可證授權模式,產業營收規模將高達1,734億美元。2016年,美國SaaS服務已經在各行業各應用中滲透,實現了千億美金的產業規模。


全時CEO陳學軍

相比之下,中國的軟件產業本身規模較小,陳學軍預計SaaS目前僅占中國軟件產業的20%。此外,雖然美國 SaaS 創業公司在2011年到2014年4年間獲投累計280億美金,而中國的SaaS創業公司截止到2015年底獲投金額總數僅為40億人民幣(IT桔子數據),遠小于美國整體SaaS創投的水平。

ValueSearch價值研究的最新中國SaaS市場調研報告則相對樂觀。ValueSearch價值研究總經理萬寧表示,2014年到2015年為中國SaaS市場的啟動期,2015年到2016年為快速上升期,2015年和2016年的市場增長率維持在90%左右的高速狀態,2016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預計將達375.6億人民幣。

ITValue發起理事、價值研究總經理萬寧

對比中美兩國SaaS產業來看,中國的SaaS時代才剛剛開始。這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SaaS創投水平以及傳統軟件產業規模都比較低,預示著巨大機會;還更加因為用戶對于SaaS的采用意愿正進一步轉強,根據ValueSearch價值研究的數據,有68%的中小企業主表示在未來幾年里愿意為軟件解決方案支付更多的費用。

寬帶資本合伙人劉唯

而在企業用戶來說,SaaS對大企業和行業信息化的價值正在顯現,包括幫助企業獲得更多商機、提升用戶滿意度、提升持續性收入和決策效率、實現工作協同和產業協同等。寬帶資本合伙人劉唯表示,隨著70后80后管理層成為主流,用軟件管理企業已經成為剛需。錦江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興國認為,就酒店業而言到2018年SaaS將超過傳統的PMS酒店管理系統軟件。

萬寧進一步指出,SaaS 在垂直行業有很好的延展性和大量定制化機會,在數據基礎和前后很好延展性的情況下,中國SaaS產業存在更快爆發的可能性。

SaaS加速階段將呈工業4.0化

那么什么是SaaS的工業4.0化呢?眾所周知,SaaS產業當前最大的特點和難點就在于碎片化。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美國SaaS創業公司為全球樹立了典范,即每一個SaaS軟件只專注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這導致大量碎片化的SaaS軟件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工業4.0化即解決了碎片化SaaS的集成挑戰。


中國好SaaS第一賽季決賽的冠軍團隊“一起寫”代表演講

陳學軍認為,SaaS軟件就是要在專業化后把接口開放出來,集成的工作則留給企業CIO完成。而從中國好SaaS第一賽季決賽的冠軍團隊“一起寫”看,這個SaaS產品僅僅專注于文檔協同這一個單一用戶痛點,然后把文檔協同做到極致,可以跨平臺、跨產品、跨系統地實現文檔協同。

那么,集成的工作是否真的留給企業CIO完成么?是,也不是。對于企業CIO來說,包括SaaS在內的云生態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不斷有新的SaaS產品進入,也不斷有SaaS產品退出。而在體系化方面,SaaS的產品生態還很不完整,不同SaaS產品之間也并不考慮互相之間的協同,因為每一個單個SaaS軟件的開發者很難從全局角度來思考產品設計。因此,企業CIO一方面希望盡快利用SaaS軟件,一方面又要自己去集成各種SaaS應用,還要管理整個SaaS生態的生命周期,這很難依靠人工完成。

所謂工業4.0化,就是SaaS軟件開發走PC的生產制造路線,一方面每個SaaS產品自身要盡可能的標準化、模塊化和可配置化,另一方面每個SaaS軟件還要留出充足的對外標準化接口,能夠以“即插即用”和“熱插拔”的方式隨時接入或離開企業的整體應用軟件生態。

而由于SaaS軟件的行業標準化尚未解決,SaaS軟件本身也處于快速迭代狀態,因此SaaS軟件還要留出足夠的人工干預接口,供對SaaS軟件本身的及時調整。

對于那些想走Salesforce大而全路徑的SaaS軟件來說,這些接近平臺化的SaaS軟件也要把自身變成類似PC主板或板卡一樣的標準化平臺,以供其它小型和單點功能SaaS軟件的隨時接入。而這些平臺化SaaS軟件之間還需要互相兼容,采用類似甚至同樣的系統架構、數據標準和總線傳輸機制等,從而方便被集成到更大的SaaS平臺上。

現在可以看到更多的SaaS軟件在主動搭建與微信、釘釘等平臺的標準化接口,也有小型SaaS軟件在接入已成氣候的中型或垂直行業SaaS/PaaS平臺。與大型平臺連接的過程,就已經是一個標準化、模塊化和插件化的“工業4.0”過程。而微軟、甲骨文、IBM等都提供了系統集成云服務,初步實現了各種SaaS云系統集成工作的云化。

可以預計,這個SaaS軟件的工業4.0化過程將是SaaS下一步發展的必經之路,而后整個SaaS產業才能爆發式發展。

走向SaaS工業4.0化的路徑

SaaS軟件走向工業4.0化不會發生在一夜之間,而一個漸進式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方法論、工具和思維方式就非常重要。

網心科技CEO、迅雷聯席CEO陳磊

網心科技CEO、迅雷聯席CEO陳磊表示,當前正處于一個新技術井噴時代,在這樣一個大的行業和時代前提下,軟件開發者將何去何從?陳磊提出了三點意見:首先是軟件開發要從小規模開始,快速上線、快速見效,在后續運營過程中不斷迭代,而不能采取傳統“架構師”思維一上來就做大而全的系統設計;其次是要以業務為綱,不能過于迷信技術或算法,要根據業務需求來不斷調整軟件思路;再次是用戶為王,如果設計出的軟件不能實現很好的用戶體驗,那么再厲害的技術也會被用戶拋棄。

神州數碼IT首席專家鄭小維

神州數碼IT首席專家鄭小維介紹了神州數碼IT從技術型到服務型再到戰略型的兩次轉型過程。鄭小維介紹說,神州數碼從很早開始就意識到了企業IT的服務化而非資產化。神州數碼從2002年開始引入ITIL國際IT服務管理體系,2006年到2010年間全面轉型IT服務,把IT當成一種服務來運維而不是當成企業資產。神州數碼的IT服務通過ITIL 3.0標準化、6個Sigma交付過程以ARIS的可視化完成整個交付過程,具體形成了158個流程、服務目錄和服務系統。2015年以來,神州數碼進一步把IT服務的交付和管理流程和體系方法用于云服務。神州數碼的這一套做法,恰恰也是SaaS服務的工業4.0化交付路徑。

錦江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興國

張興國以酒店行業為例,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移動計算、社交網絡時代,中國酒店業已經跟歐美發達國家的酒店業走在了同一個軌道上,基本上并駕齊驅了。隨著SaaS的起步和發展,一方面企業有需求,另一方面IT廠商也積極推出SaaS產品,兩方共同推動了SaaS在酒店行業的發展。在推廣SaaS的過程,錦江酒店首先實現了數據的中央化,其次是說服IT人員被邊緣化甚至失去工作的擔憂,把各分店的IT人員集中到共享中心,為IT人員找到更好的出路。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虎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虎則認為,大數據、智能化、移動化、云計算正在改變會計行業,在未來的十年當中50%的會計工作將會被計算機所替代。特別是人工智能將對SaaS服務的智能化、自動化、流程化等起到奇點效應作用,全面加速SaaS大未來的到來。

SaaS工業4.0化還將進一步推動形成超級互聯網的大時代。在由超級商業平臺、超級IT平臺和超級APP組成的超級互聯網大時代,SaaS企業和產業互聯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服務將打通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B2B2C的多維通道。而今天,這一切僅僅才開始。

本文標簽: 2016IT價值峰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