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十問IT高管之一:哪些市場變化震驚了你?

作者:吳寧川 / 日期:2016-01-20


盤點2015,展望2016。歲末年初,ITValue用10個問題發問國內外數家來自不同領域的IT廠商和創業企業高管,試圖從這些技術產業的領軍人物品中獲得對于企業級市場最新動向的洞察。來自19家公司的21位高管分別就產業宏觀變化、互聯網+、云計算、移動計算、智能制造、新技術等,提供了各自領域的觀察和解讀。ITValue將其中的精彩觀點編錄成《十問IT高管系列》,供您參考。

對于“2015年最令您意外的市場變化是什么?”,IT高管的觀點中,如下“意外”值得關注:企業轉向云計算進程明顯加快、傳統軟件業迅速坍塌、分享經濟快速崛起、BAT殺入企業級市場、企業組織變革與個人能力最大化等。當然,正如Infosys中國CEO朗格所言,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里,“要是沒有了變化,那才是真正的意外”。

以下為IT企業高管的直接回復,略經ITValue編輯:

產業宏觀

神州信息工程院副院長徐嘯:這一代技術影響企業的速度在明顯加快!
嚴格地說,2015年沒有令人非常意外的市場變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正在按照技術的演進和替代節奏影響著企業IT市場,如果非要說意外的化,那就是這一代技術影響企業的速度在明顯加快,比上一代技術的要快得多,我們服務的一些傳統超大型企業已經開始根據這些技術的變化在調整甚至重構自身的業務架構和流程,這種速度和接受度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分析原因,我認為這一代技術和上一代技術的核心差別是,這一代技術是從消費端蔓延至企業端,產生了業務倒逼效應,這不是企業IT是否先進的問題,而是變成了企業的業務是否能適應甚至利用外部變化推動自身業務發展的問題。

致遠軟件副總裁、協同研究院院長劉古權:與ERP等重應用相比,用協同軟件實現資源連接與分享更重要。
第一,2015年整個外部環境、整個經濟形勢不是特別樂觀,面對互聯網化,企業從開始的轉型激情轉向轉型失敗后的恐慌,更加審慎地思考轉型之路;第二,企業不再獨獨青睞ERP等重應用,協同等連接類應用成為熱點。第三,圍繞互聯網全過程的管理系統變成市場的熱點。過去的經濟模式是以資源占用為核心競爭力的短缺經濟,企業需要ERP實現資源的優化與利用;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經濟模式變成了分享經濟,企業需要協同軟件實現資源的連接與分享。分享代表了資源浪費的減少,個體能力的最大化,而這一切都需要協同應用進行嫁接,并使其價值得以最大化呈現。

恒拓開源董事長馬越:傳統軟件行業比原本想象的更快速在坍塌
傳統的軟件行業比我想象的更快速在坍塌。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來自云計算的沖擊;第二是生產關系的轉變。

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英特爾銷售與市場事業部副總裁夏樂蓓:全球PC市場持續收縮是讓人意外的變化
全球和中國PC市場持續收縮是讓人意外的變化,這樣的變化將為整個市場環境帶來更多挑戰。

深信服VP張開翼:“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技術的發展超出預期,正在加快產業格局變化
DELL收購EMC這件事情,充分說明未來數據中心市場格局發生巨大變革的速度正在加快,傳統“硬件定義”的數據中心將被X86+“軟件定義”的方式進行替代,其中超融合技術將會作為一個關鍵技術實現被廣泛應用。
網絡安全形式也不容樂觀。隨著等級保護的深入,網絡安全法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重視信息安全的建設,在信息安全的投入上也不斷加大。但是網絡安全威脅依然層出不窮,還是帶來了不少信息安全的惡性事件。

互聯網+

微軟公司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賀樂賦:技術與傳統行業融合之快,程度之深超乎想象
2015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進入了科技創新驅動的全新發展階段。對于整個行業而言,“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行業融合是大勢,而這一趨勢發展之快,程度之深超出了我的想象。得益于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汽車”,幾乎每行每業都在積極借助互聯網的“東風”進行升級轉型。與此同時,許多全新的商業模式也隨之興起,為整個市場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云計算

亞馬遜AWS全球副總裁、AWS中國執行董事容永康:最讓我意外的還是企業級市場向云計算的快速轉變。
雖然AWS自己就是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公司,但是之前特別是中國市場上,還是初創企業客戶比較多。這兩年特別是2015年,我們發現企業、大型企業也開始考慮向云上遷移了。我們已經有不少企業客戶,比如東方明珠、天獅集團等。另外,我們的一些長期客戶也從初創企業成長起來了,像獵豹移動。AWS陪伴了他們從創業公司走向世界,逐漸發展壯大。

京東云事業部總經理徐兵:中國云計算市場的發展速度超出預期
中國云計算市場迅猛發展,不論業務發展速度、平臺建設規模、客戶成熟度均大大高于以往,發展速度超出預期。云計算產業的迅猛發展同時也推動上下游的電子產品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云計算上下游產業計算在內則整體規模有望超過3500億元。這一巨大的市場變化并非偶然,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業務創新和新技術應用等方面持續不斷的給予政策支持和基礎建設、資金等方面的投入,未來國家會繼續大力支持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與壯大,我們也必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與挑戰。

Ucloud CEO季昕華:云計算受到了越來越多傳統企業的接受和擁抱
由于2015年國內實體經濟的壓力,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受到巨大的壓力而謀取加速轉型,實現互聯網+。互聯網+的實現首選需要企業有互聯網思維,其次需要有互聯網技術和運營經驗的團隊,再次需要有云計算的支撐。因此云計算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的接受和擁抱,成為其實現互聯網+的重要基礎服務。

青云QingCloud CEO黃允松:傳統企業明確開始在業務生產環境中采納云計算模式
傳統企業明確開始在業務生產環境中采納云計算模式,而不再僅僅是概念探討。我覺得各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和經濟形式的惡化,使得從前作為補充的互聯網渠道慢慢成為了企業的重要生意來源,所以對 IT 的依賴和可靠性要求大幅增加、同時成本控制卻更加嚴格。

恒拓開源COO王永和:云計算產品的普及
一年前云計算的廣告隨處可見,但當時用戶依然不會將云計算產品作為IT產品采購的首選,但從2015年市場上的反應來看,大量的企業和絕大部分的創業公司都將云計算產品作為搭建IT基礎架構的首選,這種市場的普及和觀念上的轉變速度令人意外。

網宿科技營銷中心總經理孫靖澤:云計算在國內有了更快速的發展
無論是公有云、私有云還是混合云,云服務進一步為市場所認可,技術實現快速落地。同時我們也看到,CDN市場自2015年年中開始受到各界關注,包括一些互聯網公司及一些新創公司的進入,讓這個市場變得“火爆”起來。
究其原因,我認為是整個市場真正認可了云服務模式帶來的價值,并且開始自然地主動地適應這種下一代IT變化的趨勢。不少云公司是網宿的合作伙伴,不同的定位,使得大家通過競合形成互相連結的生態。

移動計算

思杰(Citrix)大中華區總裁曹衡康: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特別在應用方面)超乎我原來的預期。
很多傳統企業也準備開始做移動互聯方面的服務,加上現在很多新創企業即電子商務公司的成立、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快速發展,由此帶來很多需求。一旦任何應用、任何技術滿足了人們真正的需求,它發展的速度就會讓人出乎意料。不管是IT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公司,如果能夠真正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整個市場就起來了,所以要真正了解產品的使用者,包含企業內部IT部門。要知道公司內部的員工、不同部門對IT的需求在哪里,IT怎么滿足他的需求,只要這方面一旦做對,基本上CIO的工作就節省一半時間。

致遠軟件副總裁、協同研究院院長劉古權:協同管理軟件在2016年會面臨爆發成長
企業的信息化分為內部信息化和外部信息化,過去是完全割裂的,但是企業互聯網化后,內部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在外部服務客戶的能力,內部不協同的時候,會影響對客戶的響應程度。外部和內部不協同的時候,管理成本會提高。對內、對外都需要協同管理平臺,將協同孤島管理起來。協同軟件是當前企業在轉型困難期間的最佳選擇。它簡單易用,成本低廉,能快速應用。更重要的是,協同軟件能幫助企業實現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連接,改變企業現有的溝通方式和層級關系,實現溝通的扁平化、管理的社會化與透明化,促進企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實現新的組織變革,激發企業新的活力與創造力,最終消除企業的恐慌,實現互聯網化的轉型。致遠13年協同管理軟件的積淀,在2016年會面臨爆發成長期。

銷售易創始人兼CEO史彥澤:BAT殺入企業級市場的速度和投入度始料未及
阿里巴巴殺入企業級市場的速度之快和投入度之大,讓我始料未及。原來騰訊在企業級市場布局了企業號,但騰訊一直是在慢慢了解企業級市場。阿里釘釘的產品和營銷的投入之大之快都非常出乎意料。BAT的進入對整個市場帶來了很大影響,每家公司都在思考,用什么樣的策略應對BAT的進入。

智能制造

ThoughtWorks中國區總經理張松:2015年創業大潮呈現出來的多樣性讓我比較意外。
以往接觸到的創業雖然也有一些出身豪門,不過大多還是起于草根,項目多是自純互聯網的輕量級資產、輕量級團隊啟動。而2015年我們看到了很多實力雄厚、團隊豪華的初創公司。他們的項目一開始或是目標領域就覆蓋軟硬件,或是跨越線上線下業務,打通服務、設計和生產。ThoughtWorks以往的客戶群體主要是處于行業領先位置的大型機構,2015年我們有幸作為服務、產品和用戶體驗設計,還有數字化技術方面的合作伙伴,參與了一些這樣志存高遠的初創公司項目,深深為他們的視野、創新和沖勁所打動。

PTC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壽宇澄:社會快速由IT時代邁向DT時代
人類社會正在從IT時代邁向DT時代,數據成為人才、技術和資本之外的又一項企業核心資源,在很多行業中,數據已經成為決定性的資源。首先,越來越多的產品嵌入IT技術,具備了智能互聯的特性,其實時產生的數據,容量之大和種類之豐富都前所未有。另外,這些產品數據本身就有不菲的價值,當它們與其他數據、例如交易歷史、地理位置、大宗商品價格和交通信息等融合到一起,它們的價值成指數級增長。最后,新的產品功能、新的基礎設施以及產生的數據,正在徹底改變制造企業幾乎所有職能部門的工作,企業的核心部門,包括產品研發、IT、生產、物流、營銷、銷售和售后服務工作都將被重新定義,全新的職能部門將會誕生,例如捕捉和管理大數據的部門。因此,DT時代將對制造企業的傳統組織架構帶來巨大的影響,從而將帶來新工業革命以來規模最大的制造業變革。

新技術

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CIO龔培元:數字化已經成為企業DNA的一部分
數字化已經成為企業DNA的一部分, 第三平臺是IT市場增長的新核心。業務正在發生的改變:如何與客戶交流、交付產品和服務的速度、如何創新、運營的可靠性、整體的張力等。

烏云網/唐朝云安全創始人方小頓:
傳統企業對新興技術服務包括安全服務的接受程度超過預期。

恒拓開源CEO武洲:眾包市場的崛起速度讓人意外
眾包的崛起,這個市場的崛起并不令我意外,但是我原本認為會有一個較長時間的鋪墊,以及一個大的生態的培育才能起來,沒想到這么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