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敏 ITValue / 日期:2015-12-01
作為國內第一家核心系統基于云計算架構的商業銀行,網商銀行不設物理網點、不做現金交易、沒有線下服務團隊,在平臺和大數據的支撐下,為互聯網長尾客戶、中小微企業以及8億農村人口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在剛剛過去的“雙11”,網商銀行幫助30萬商家發放了90億元的貸款,同時在產品設計上采取了一些比如首期免費、利率下調等優惠措施,助力消費經濟。
11月20日,在ITValue聯合鈦媒體主辦的“產業鏈金融論壇”上,網商銀行CIO唐家才首次完整披露“網商銀行正式開業幾個月來都干了些啥”,并詳解網商銀行“平臺化”大布局下的五種業務模式。
唐家才的演講摘要:
1、網商銀行要和傳統金融機構做差異化的客群,面向小微企業、個體創業者和農村客戶。
2、在云計算環境下,完成一筆金融業務的成本大概是“兩分錢”,而傳統金融機構的成本則可能是“幾毛錢錢;網商銀行的獲客成本低于 “一元錢”,而傳統金融機構的可能是幾十元;由此帶來的是網商銀行所有運營成本的大幅降低。
3、網商銀行真正想做的是平臺化,希望跟業界一起玩金融,基于這種設想,網商銀行形成了五種業務模式。
以下是唐家才在11月20日 “產業鏈金融”論壇上的分享內容,經ITValue整理:
“雙十一”期間,螞蟻金服集團提交了一份非常完美的互聯網金融答卷,支付寶的單筆交易峰值達到每秒8.59萬筆,大概是去年的2.23倍;有一款為幫助客戶雙十一搶貨的無憂支付產品叫花唄,這款產品交易峰值達到每秒2.12萬筆,很有意思,它是在通過改變支付方式促進社會消費。網商銀行在整個“雙十一”大促里面承擔一個什么角色呢?我們是通過幫助商家備貨也在助力消費經濟。在雙十一之前,網商銀行大概幫助30萬商家發放了大概90億元的貸款,同時在產品設計上采取了一些比如首期免費、利率下調等優惠措施。
1
幾款新產品
網商銀行是在今年6月25號正式開業,真正的對外業務辦理在9月初。最近這幾個月,大家可能不知道網商銀行在干些什么,借這個機會給大家做一個匯報。
前面談到的面向雙十一商家備貨的產品是網商銀行推出的“大促貸”,這款產品有明顯的周期性,主要面向一些銷售活動、節日之前的商家備貨,由于貸款金額較大,為了不增加商家負擔,產品優惠措施也較多。
“旺農貸”則是網商銀行面向農村客戶的貸款產品,有以下幾個案例:一位開拖拉機的農戶幫別人收莊稼,他自己家里有兩臺拖拉機,想擴大規模多買幾臺拖拉機,網商銀行給他做了一筆信用貸款。還有一位種植大棚的農戶,網商銀行在種植旺季的時候為他提供貸款,幫助他建立起新的大棚基地。還有一位種植毛竹的浙江農戶,他是租種別人的土地,定期雇人去砍毛竹,運下山然后銷售,這期間他需要貸款,網商銀行為他提供貸款。這些都是傳統金融機構不愿意或無法提供的金融服務,我們就去做。
網商銀行還做了兩款特色產品:一個叫流量貸,我們與CNCC合作(CNCC是面向網站提供流量統計的公共組織機構),網商銀行對每個站點進行評估,對不同流量的網站提供一個估值,根據不同估值給網站提供貸款服務。
今年7月份,螞蟻金服啟動了“口碑”的O2O產品,網商銀行隨著這款產品也推出了“口碑貸”,也就是說線下店鋪需要裝修或需要投資,只要在“口碑”上有一定業務量,網商銀行就可以為它們授信貸款。
從上面幾個產品可以看出來,網商銀行的定位很清晰,就是要做普惠金融,要和傳統金融機構做差異化的客群,面向小微企業、個體創業者和農村客戶。我們有一個自己的愿景,期望未來做到互聯網的首選金融服務商,計劃5年服務小微經營者1000萬戶;還希望在這個過程中,去推動建立互聯網的信用體系,這是網商銀行對自身的定位。
2
三個核心能力
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認為需要具備三個核心能力:一個是技術能力,二是有流量和入口,三是大數據。從技術上來說,網商銀行是第一家核心業務系統跑在云上的銀行,即純互聯網銀行。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有自己的阿里云,今年10月17號螞蟻金服集團也發布了一個金融云,網商銀行是金融云的第一個用戶。網商銀行從去年9月份開始籌建,基于整個螞蟻金服集團十來年在金融技術方面的沉淀,建設了一套云上的核心銀行系統。
基于金融云的網商銀行核心業務系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可用性和可靠性得到極大提升?;ヂ摼W銀行沒有停業時間,網商銀行可以做到一年365天*24小時的服務,系統可用性達到99.99%;而傳統銀行IT系統可用性也是四個“9”,這四個“9”其實是扣除了“停業時間”的。
2、降低成本。在云計算環境下,完成一筆金融業務的成本大概是“兩分錢”,而傳統金融機構的成本則可能是“幾毛錢”;網商銀行的獲客成本低于“一元錢”,而傳統金融機構的可能是幾十元,這是一個大概的比較,由此帶來的是網商銀行運營成本的大幅降低。
3、采用云計算以后,產品創新的速度大幅提高。這個可能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像眾安保險一樣,我們現在十多天就會有一個創新產品,每周都會發布優化產品,基本上做到快速迭代、快速創新,真正敏捷起來。
在大數據方面,網商銀行具有天然優勢,首先,繼承了螞蟻小貸從2007年開始沉淀下來的金融數據方面的模型,其二,阿里體系內的電商數據,阿里巴巴和支付寶沉淀了大量數據,給網商銀行提供了很多數據服務。數據應用融入到網商銀行運營的各個環節,從客戶營銷開始,到對客戶的風險判斷,貸后的預警、催收,整個金融產品的生命周期里都需要數據支撐,脫離了數據就很難正常運轉。
場景、流量也是網商銀行繼承自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因為大家知道,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有大量客戶和大量的流量入口,比如淘寶、天貓、聚劃算,支付寶,支付寶錢包、還有最新的螞蟻聚寶等流量入口。另外一個是阿里巴巴的農村戰略。其實農村金融難做,因為農民基本不去網上消費,就沒有農戶的數據。而阿里巴巴推進的村淘戰略——投資100億元覆蓋1000個10萬個村,給網商銀行的“旺農貸”提供了很好的前沿觸點,我們可以通過“村淘”的“小二”去推薦(“村淘”小二對農戶比較了解)哪些是優質客戶,從而更好將融資等金融服務推向農村。
3
“平臺化”大布局下的五種業務模式
網商銀行畢竟是新生的小銀行,如果學習傳統銀行靠自己做資產規模,十年后我們把資產做到幾千億元就很不錯了,那我們能夠服務的客群將非常有限。我們內部一直在思考怎么辦?最終我們提出平臺化策略(見圖1),即不僅僅自己做銀行、做金融,我們希望跟產業界一起玩金融。所以我們提出來“怎么給伙伴賦能”,比如說,某個企業想做金融,但是他沒有牌照、沒有專業能力,這種情況下,網商銀行可以幫這些企業來做,網商銀行可以從客戶層面上為他們提供一些獲客能力、流量入口,也可以推薦一些客戶給他們,還可以提供數據服務和風控能力;有些機構可能想玩金融,但是沒有資金,網商銀行也可以提供資金,也可以提供金融技術、金融系統等。基于上述設想,網商銀行形成了五種業務模式(見圖2)。
(圖1 平臺化業務策略:賦能)
(圖2 平臺化策略下的五種業務模式)
1.融資開放平臺模式。這種模式就是說,網商銀行幫助沒有金融服務能力的互聯網平臺去給他們的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當他們的客戶想申貸時,由互聯網平臺提供部分數據,網商銀行根據合作伙伴數據及自身數據進行信用評估、發放貸款,獨立承擔風險;同時以貸款發放金額固定比例或者貸款實際收益浮動比例支付伙伴方平臺服務費。
2.資金開放平臺。有些互聯網金融公司或金融機構,他們有自己的客戶和客戶判斷能力,風險完全由他們自己承擔,只是缺資金或者缺放貸牌照,在這種情況下,網商銀行作為資金提供方進行合作。
3.客戶分發平臺。阿里巴巴體系內大概有大量互聯網商戶,網商銀行自身服務能力有限,無法服務到全部商戶。因此我們會將小微企業及個人消費者的融資需求,推薦給其他金融機構。
4.風險管理能力輸出平臺。這種方式會比較復雜,分為不同的層次,有輸出基礎風險管理能力,比如說網商銀行提供一些征信、核身等官方數據的核查能力;還可以開放螞蟻數據平臺,為第三方公司提供建模數據,因為我們建設了一個數據共創平臺和數據共創實驗室,使雙方的數據模型磨合成熟以后,再部署到各自可信的環境里面;當放貸以后,我們還可以輸出一套標準的貸后處理流程,包括實時監控和催收等。
5.CPS營銷代理模式。也就是合作伙伴為網商銀行推薦貸款客戶,網商銀行按照放款金額比例提供推廣費用,即網商銀行把貸款產品嵌入到合作伙伴的平臺,一旦引流客戶過來,而且最后如果批貸成功,那么就會給平臺一定的回傭。
總之,網商銀行成立的初衷就有一個強烈意愿,即怎么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思考,當有6000萬小微企業需要貸款、需要獲得金融服務時,我們怎么去做。我們希望抱著一種開放共贏的態度與業界一起探討。謝謝大家。
現場提問:唐總,您剛剛講到的“技術輸出”指的是什么呢?是網商銀行會輸出一個銀行的IT系統嗎?
唐家才:有兩個層面,最主要層面是螞蟻金服的金融云平臺對外部機構“技術輸出”;但針對大量新生的民營銀行或村鎮銀行,從監管層面來說,目前銀行機構的核心業務系統不允許放在公有云上,網商銀行擁有獨立的、符合監管標準的機房,就能夠形成“技術輸出”支持這些銀行。
現場提問:如果我們現在有實體項目也有互聯網項目,能夠和網商銀行的資金進行整合嗎?
唐家才:現在我們服務的客戶偏向于小微企業,我們現在的戶均貸款大概在四萬多元人民幣,很少做大額貸款,但是可以談。前段時間,為了準備雙十一,我們為可信商家做了一些大額貸款。大額貸款需要具體磋商一下。
(文/胡敏 本文根據陳勁在ITValue+產業鏈金融論壇上的演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