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淘實惠孫偉:讓每個農村小店多一個網上沃爾瑪

作者:郭娟 ITValue / 日期:2015-09-07

作為一家做農村O2O的創新實踐者,淘實惠以農村為突破點,通過虛擬貨架將每一個農村小店改造成一個網上沃爾瑪,同時也能成為各種農村生活服務的入口,形成縣域經濟的互聯網自生態。目前淘實惠已與15個省、115個縣簽約,到2015年底,淘實惠計劃鋪到200個縣。

這場農村貨架革命與淘寶的村淘、京東的農村電商有什么不同?8月26日在ITValue主辦ITValue+產業互聯網論壇之零售再變革論壇上,淘實惠的CEO孫偉分享了淘實惠的實踐。
以下是孫偉的演講全文,由ITValue整理:

本來很輕松下午來,但是到下午特別緊張,為什么呢?因為我整個上半場聽下來都是技術。但是我是一個商人,我是一個從開一家很小的化妝品店開始的商人,我對特別技術的東西并不在行。在這里首先非常感謝主辦方能給我們這個屌絲企業一次機會,來講講我們今天在做的這個事,也借這個機會來跟大家宣傳一下,我們淘實惠到底是什么,我們現在在做什么,未來我們有什么想法。

1虛擬貨架讓每一個農村小店背后多了一個網上沃爾瑪
首先第一個,我想講講我們的初心。我是浙江紹興人,去年到深圳,深深地體會到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直是農村向城市源源不斷地輸送最好的人才、最好的物資,但是換來的卻是繁榮的背后那無限冷清的農村。我們都在農村生活過,當我們自己回到自己老家的時候會發現,老家只留下了留守的老人,只留下因為在外照顧不到所以放在老家的小孩。每每這時候我們都覺得,農村無限冷清的背后應該有一個希望非常大的未來。從2014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想,怎么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東西去反哺農村。我們倡導更多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回歸農村,因為我們覺得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是沒有距離的,不管你在哪里,其實你都可以連接任何人。在那個時候我們就確定,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在中國70多萬個行政村,兩百多萬個自然村,用電商、用互聯網去改變今天的農村生活。這是我們淘實惠所謂的共享經濟,一群合伙人和無數的縣域的合伙人一起來干這個事。

我們淘實惠的定位是一個基于縣域農村的淘寶,它的準確定位是農民新生活方式的一個部分。淘實惠有三個觀點,第一是打造一千個基于縣域和農村的互聯網自生態,這個等會兒我會介紹的;第二個是成為各類商品和服務進入農村的超級入口;第三是我們今天一直在講的共享經濟,因為我們覺得中國2800多個縣,70多萬個行政村,200多萬個自然村,7.2億的農民靠一個企業是服務不好的。我們覺得今天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首先要聯合一千個縣域老板,當然可能不只一千個,因為他們可能還有他們的合伙人,然后聯合中國十萬個農民一起創業。用互聯網改變中國農村的生活方式,讓鄉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同時讓這一群人在這一個事業當中收獲財富的盛宴。

我們淘實惠是怎么來做的呢?首先第一個,它是一個無邊界的零售和服務進入農村的一個載體,讓更多的商品,通過一個電子貨架,或者是一個大的手機,比較直觀地進入到每一個農村;第二,如果我們要把所有的商品帶到農村去,或者是各種服務帶到每一個村里去肯定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覺得我們要有一個虛擬的商店,虛擬的場景。這個就是我們講的零庫存,它一定不需要真實地在每個村建一個沃爾瑪,因為在每個村建一個沃爾瑪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我們是把虛擬的沃爾瑪首先搬到農村里面去,讓以前在農村買不到的商品通過淘實惠可以進入到農村去。所以一定是零庫存的,不需要增加我們現有農村這些店鋪實際的經營成本。

另外我們覺得淘實惠不應該只是一個商品買賣的場所,在每一個村里面,它應該是各種服務進入農村的載體,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服務通過我們這個場景接入到農村去。比如說找一份工作,掛一個號等等。又比如說我們可以有更多金融理財的方式放到淘實惠上來,今天在農村可能最普遍的金融方式就是一張定期存單或者一個存折。然而今天我們可以通過淘實惠的場景搭建,把更多適合于農村的金融產品帶到農村去,成為很多金融企業的前臺。淘實惠是一個雙向交易的平臺,這個跟我們在講的零售可能有很大的區別,一方面我們把城市的生活方式或者說城市無限的商品通過淘實惠這個載體帶入到農村去,另外一個方面,其實我們也可以通過淘實惠這個載體,把更多的農村好的農產品賣到城市里面來,所以他既是解決農民買東西的載體也是解決農民賣東西的一個載體。電子貨架可以遍布任何場景的購物入口,對于農村來講,場景特別少,這些場景要么是賣柴米油鹽的小店,要么就是賣農資的廠點,我們只要在這個場景當中植入電子貨架,這個小商店瞬間就是一個沃爾瑪,未來他還是一個萬達。我們同樣可以將城市的生活方式帶入到農村去。

2淘實惠要做的是縣域自生態
我們這里有幾個觀點,第一個是去中心化的縣域互聯網自生態。農村和城市有非常大的差別。比如今天在農村,物流是沒有解決的,如今的物流我們今天只能解決到縣,或者有一部分能到達縣域的鎮,但是大部分的村都是解決不了這個物流問題。所以我們當時做了很多嘗試,看能不能用以前電商的玩法讓一個商品直接進入到一個消費者的手里。后來我們發現這個實現不了,我們對接了很多化肥企業,看看一包化肥能不能通過一個村里的小店直接下一個訂單,然后化肥廠直接把化肥通過快遞的方式寄到農民的手里,我們發現事實上這個是實現不了的,包括剛才我們講的一些即時需求的一些商品,比如說一瓶可樂,這個也不可能直接到一個農村用戶手里。在縣城里面需要有一個托盤商,需要有一個中間的層級,并且這個層級一定要本地化來完成。今天很多電商發展的軟環境都是不具備的,所以我們認為我們今天要做的是把縣城的商品信息或者是服務信息帶到農村去,我們要做一個基于縣域的淘寶,簡單來理解就是我們把某一個縣從中國的本土上拿下來,放到一個海洋上,它是一個孤島,要在這個孤島上建一個淘寶,最后淘實惠做的就是,在它們之間建一個橋梁,讓所有的縣域能進行一個連接。

其次,我們覺得一個縣域本身就是一個O2O。每個人的家鄉其實就是一個場景,今天缺的是一個信息化的過程,我們通過一個孤島上的淘寶的建立完成整個縣域的信息化改造,讓每一個商家都參與進來,讓農村的老百姓今天要買個空調不用進到縣城,不用花半個小時兩個小時的路程進入到縣城。老百姓的信息其實非常不對稱,以前買個空調要貨比三家,一家一家問過去,今天可以在有淘實惠的村子里看到五家十家賣家電的商店,商品價格也非常透明。

我們在湖北巴東做了農民辦事不出村的模式,焦點訪談也做了采訪,叫農村電商趕集節。我們李總理講“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講的是我們巴東的模式。我們構建智慧鄉村,它不應該是單一的商品買賣,它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城市的服務或者是城市的商品進入到農村的一個載體,所以我們有一句廣告語叫做:“只有樹的森林不是好森林,只有買賣的電商不是好電商。”

講的客觀一點。因為今天農村電商不是我們一家在做,很多的企業都在做,在座的有不少也都在做農村電商。但我們淘實惠認為互聯網始終只是一個工具,解決縣域的經濟或者是農民買賣難的問題,而不是用互聯網取代縣域的實體企業,我們要做的是用互聯網服務于這些實體的商業。

我在這里斷定一點,就是什么呢?中國的零售店永遠不會關完的,它永遠有它存在的價值,既然零售店不會全部關掉,我們今天在做的就是怎么服務它們或者怎么引導它們轉型。做零售的他們今天活得很痛苦,身邊沒有幾個說做零售做得特別好的,做得都比較焦慮。但農村是一個處女地,它將為中國零售開辟一個新的戰場。所以我覺得在這條路上,我們一定要聯合所有可以聯合的人,跟他們一起去服務農村。淘實惠構建的是一條高速公路,讓所有愿意進入農村的企業通過淘實惠進入農村,這是我們的一個想法。當然我也覺得,可能電子商務革命掉了很多大老板,但是去革命一個縣域的小老板的時候沒有那么容易,因為他們是靠開一個小店來維持生計的,如果我們革他們的命他們會跟你拼命,我們只能跟他們一起成長。

淘實惠能夠提升整個縣域的信息化程度,不管是農產品的反向還是一些實體商家的信息化,我們更多是做一些公共的比如說信息流、物流,支付流、服務流的拉通。我們今天一直在講互聯網+行動計劃,對于淘實惠農村電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風口當中的風電項目。全國一盤棋都在抓這個事情,當地的政府也都在關注。怎么把縣域的互聯網土壤拉起來?我們覺得這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參與到里面來,這應該是一場全民電商,我們要推動更多的返鄉創業,大學生創業,來促進本地經濟,因為這些人才對互聯網的理解上要更深一點。

淘實惠搭建的是一個智慧鄉村,給農村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淘實惠能實現政務下鄉、金融下鄉和商務下鄉。農民要交個社保,交個水電費,都可以在淘實惠的平臺上實現。

再者,淘實惠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電商平臺。淘實惠能讓縣域政府關心的GDP、人才、數據、稅收都留在本地。我們認為簡單地對一個縣域進行電商化改造應該是一個吸血行為。設想一下,如果所有老百姓都去淘寶買東西了,那些本地商家該怎么辦?所以淘實惠今天要的是就是幫助本地企業做電商化的改造。

我自己是做傳統企業出來的,我覺得這幾年電商的發展很大程度地破壞了很多品牌的商務規則,尤其是在電商的第一個階段也就是電商以價格為導向的階段。這些破壞包括串貨假冒偽劣等等這些。我覺得淘實惠重塑了商務規則,為什么重塑呢?比如說我們現在某一個縣的奧康經銷商,他是不能在淘寶上開店的,以前可以,現在不允許了,因為他在淘寶店開店的話就串貨了,但是淘實惠這個平臺里面,他是可以和我們合作的。我們無形當中也幫助了很多企業一起去做一個農村渠道的下沉,而且尊重它們現有的價格體系和規則,因為淘實惠不是茫然地讓所有商家都在開放性的渠道里面進行銷售,這樣我們就能夠更好地去規范,比如說我們這個奧康經銷商他庫存多,他愿意虧本賣,那他在他的范圍內可以賣,而且不會影響到其他的區域。所以我說淘實惠重塑了商務規則,并尊重企業品牌區域價值體系。

3淘實惠如何運營?
淘實惠到底是怎么做的?首先我們在每個縣有一個運營中心,這個運營中心有一些職能,我大概給大家看一下。

首先第一個職能就是倉儲分撥,比如說順風、圓通,三通一達物流只能送到縣,這就意味著我們今天要重構從縣到村或者到鎮三級的物流體系。這個物流體系的建設,我們現在都是開放的,開放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們不僅幫淘實惠的網點去配送我們的物流,我們也幫三通一達、順風等送貨到我們的村點,這樣,不管用戶在京東上買還是在淘寶上買,或者在其他任何網購平臺上買東西,只要通過淘實惠的第三方物流,我們就能幫你把商品送到我們具有淘實惠網點的村里面,并通知村里的老百姓來取。

第二個職能就是地方特色商品館。這個區域是農產品和當地的一些手工藝品的集中地。這些放在地方特色商品館里的商品,有一些是經過標準化程度的,有一些還是一些比較原始的農產品。

另外我們淘實惠會對當地的人才進行持續性的電商培訓,培養出來的當地年輕人或者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他們可以通過淘實惠的平臺簡單地找到自己要去創業的產品。比如你可以自己深度地做品牌,也可以標準化品牌化的農產品,通過電商的渠道賣到縣域以外去,讓縣域貿易順差慢慢的形成,而不是一直是貿易逆差。其實中國縣域一級的貿易逆差是越來越大了,特別是在幾大電商巨頭迅猛地進入農村的時候。淘實惠不同,我們構建的是縣域自生態,這個縣域生態其實在鼓勵當地更多人參與到電商這個環境當中來,減少一個縣域的貿易逆差,同時通過返鄉渠道的銷售和建立,讓一個縣域的貿易、農產品的貿易順差慢慢形成。

淘實惠跟今天大量的農村電商不一樣的是我們在本地化的建設上可能要比其他電商平臺更注重一些,我們非常注重本地化,而事實上我們也應該更多地基于本地化。淘實惠現在8個月,已經簽約了115個縣,15個省,預計到2015年年底的時候我們應該能達到200個縣,落地5000個網點,我們三年一個規劃,到2017年的時候我們希望在中國達到1000個簽約縣,落地十萬個農村網點,改造十萬個農村。最后服務鄉村,共筑夢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文/郭娟 本文根據孫偉在ITValue+產業互聯網系列論壇上的演講整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