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洋 ITValue / 日期:2015-05-08
半個月前的重慶,惠普全球副總裁葉健和英菲尼迪基金總經理尤啟明、重慶大足區副區長黃友明、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飛等人一起按下電鈕,宣布正式啟動“汽車產業云”,多方合作共同搭建汽車大數據云公共服務平臺。
這個多方聯盟對“汽車產業云”的初步構想,是通過云和大數據技術為車主提供“互聯網+車生活”的全面服務,利用平臺為汽車產業鏈打造大數據開放和共享體系,以汽車后服市場為發力點,打破傳統產業壁壘,而釋放汽車產業市場活力。更早些時候,惠普跟重慶政府簽訂了大數據云方面的戰略合作協議,這個“汽車產業云”只是其中的一個落地場景。
在傳統產業升級和互聯網化概念熱炒下,惠普試圖以“產業云”切入中國云計算市場。
復制“城市模式”
“我們在制定中國云戰略時,最主要的是考慮如何跟技術演進結合,其次是跟產業結合。”中國惠普CTO譚瑞忠說,所謂的“產業云”概念,是基于云計算基礎設施升級產業,推動企業業務創新。惠普在中國的產業云落地模式,目前主要以政府主導,惠普聯合其他行業的龍頭企業一起推進落地。
去年9月,惠普和貴州政府合作建立醫療云平臺,計劃將貴陽市轄區內的70多家縣級醫院都覆蓋到統一云平臺之上,建立全市統一的電子檔案庫,讓貴州市民在云平臺上進行醫保等操作,醫保單位和醫院也可以通過后臺進行統一管理和結算。
貴州模式下的“醫療云”被視為惠普在中國的第一朵產業云,隨后惠普將這個模式在國內其他城市快速“改良”和“復制”。在重慶的汽車產業云發布會上,重慶大足區副區長黃友明稱,這個由惠普公司、英菲尼迪、大足區政府等共同組成的“汽車產業云”合作聯盟,從提出構思到當天正式對外宣布,只用了三個月零一周時間。“三個月零一周的時間里,關于認識的問題、思路的問題、協同一致、操作步驟的問題,我們都解決了。” 黃友明說。但具體的合作和落地細節,惠普及其合作伙伴并沒有對外公布。
除了在重慶剛剛達成合作的汽車大數據云,惠普今年還已經敲定了“媒體云”的落地,在今年2月與陜西省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簽訂合作框架,惠普向當地政府和企業提供媒體云服務,包括渲染、轉碼、媒體資產庫、虛擬工作室、云計費等, 以促成西咸新區在傳媒、娛樂、旅游等秦漢文化產業上的一體化。
除此之外,中國惠普還正在和青海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希望在旅游產業變革中探索新的機會。“我們需要跟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和企業等,一起努力用云升級產業,推動企業業務創新。” 惠普全球副總裁葉健說,云計算技術會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變革的支點,也是惠普云計算業務的機遇。
目前惠普正在和中國十余個省市政府談合作,計劃建成包括農業、文化、汽車、園區、旅游、能源、醫療和教育產業云在內的8朵產業云。最終目標是通過云計算技術為各產業連通上下游資源,打破地域限制,形成聚集效應,拓展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建立完善的生態圈,在傳統產業的升級中尋找到惠普的機會。
避開公有云,中國區任務艱巨
“我們原以為人們會從我們這里購買或是租用云計算設備。然而結果卻顯示,(與亞馬遜)在云計算領域進行面對面的競爭,對于我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 惠普公司Helion產品管理高級副總裁Bill Hilf此番話曾一度被解讀為惠普將退出公有云領域,不再和公有云巨頭們直接競爭。
惠普在2014年5月推出云計算品牌HP Helion,把惠普現有的云產品、基于OpenStack技術的新產品和服務整合為一個產品組合。在這個組合中,既有由惠普提供、測試并支持的OpenStack商用產品線,也有為客戶提供快速開發、部署和管理應用程序的開放平臺,還提供云規劃、實施、運營等方面的服務。
發布了一系列云產品后,惠普又宣布將在兩年內投資10億美元,用以支持和交付新的開源云產品和平臺,其中美國、中國、加拿大和英國是重點投資市場。
惠普全球副總裁、云計算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張永健說,惠普云計算業務部今年給中國區布置了很高的業績目標,而張永健所領導的云計算事業部直接向惠普全球CEO匯報。
在中國的云計算策略,惠普除了大膽介入產業云,也一直在尋找混合云市場的突破口。據CTO譚瑞忠說,惠普現在已經梳理出超過20個混合云場景,并計劃逐步將這些場景在中國落地。
在發布會上,葉健還向業界證實,惠普集團將在今年10月份左右正式分拆為兩家公司,一家專注于打印機、PC等個人和消費類產品的公司,另一家公司則專注包括硬件、存儲、網絡、云計算等在內的企業級業務。既要在紛繁多變的中國云計算市場找準惠普云的定位,還要面臨自身的轉型調整,中國惠普任務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