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工業3.0未滿,4.0又興,數據治理誰來破局?

作者: 周應 ITValue / 日期:2015-02-02

在1月23日在上海召開的富士通亞洲峰會(上海站)上,商務界人士共同探討未來的智能社會將會是怎樣?長安汽車IT首席顧問馬軍先生提出,中國企業正處于工業3.0時代方興未艾的時期,剛剛開始推行標準化作業、精益生產和精益制造,而以快速設計和生產,IOT廣泛應用的工業4.0時代已經走到眼前,中國企業不得不快速適應市場和消費者的變化。
人類先后經歷了四次工業革命,工具的使用和升級都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途徑。馬軍認為,工業4.0從技術上或是表象上看,是智能化、互聯互通、大數據和產業延伸,但實質是數據治理和標準化,在4.0時代,數據應用的規模和范圍、深度和精度,以及人的思維、技術和經驗都得到顛覆性的改變。這不僅提升了協同效率、人員能力和決策的精準度,也可以及時反映各種差異,幫助企業擁有及時糾偏的能力,使企業的運營得到快捷持續的改善。
在由工業3.0跨向4.0所作出的變革中,數據流成為推動價值成長的第一要素,企業通過數據流與人流、物流、資金流和業務的匹配,以高效精準的統籌實現價值創造。這是4.0時代企業提高運營效率、進行財富挖掘的關鍵。
2014年,中國領先的傳統企業開始了向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學習的熱潮,對于互聯網模式的學習研究也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結論。長安汽車得出的一個思路是,數據是可以交易的,而數據治理正是工業4.0的實質問題。
傳統企業如何做數據交易?互聯網不僅只影響到80后、90后的消費者,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消費者現在也逐步參與到互聯網消費大潮中來,這種市場變化使傳統企業的模式正在被顛覆。企業的效率和效益問題顯得尤為重要。這種變化正發生在金融、媒體、通信、汽車、教育等各種行業。
2013年時,長安汽車就在內部討論十年后汽車企業不賣車,賣什么?但現在看來,易道用車、滴滴專車等的出現,使消費者也許不用過十年,就不用買車,而是轉向汽車的共享服務模式上。
在這種市場變化下,長安汽車這樣的傳統企業如何保證基業長青。
在互聯網消費環境下,消費者要求新品的推出速度和產品交付時間都大幅縮短,更親睞于工業4.0時代的定制化生產模式,個性化和快速交付是其重點。比如紅領7天就可以完成一套個性化西服的定制生產和交付,其關鍵是后臺的平臺化和數據標準化,使得數據和物料、人工等生產資源可以得到高效配置。
長安汽車也在通過標準化生產和數據治理來縮短新品推出和交付給客戶的速度,通過OTD優化,已將交貨時間由39天降低至24天,并希望到2020年時進一步降低至14天,這個過程使得長安汽車正跨越到個性化定制生產的工業4.0時代。(文/周應 本文根據富士通亞洲峰會上海站的會議交流內容整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