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斐菲 / 日期:2014-10-23
10月5日-9日,2014年Gartner Symposium/ITxpo會議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舉行。ITValue根據會議的英文原文報導,陸續翻譯整理出來不同議題下的相關細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Gartner表示,數字商務經濟正在導致每個業務單位都成為一個技術新興部門,因此,分析師建議CIO們接受和相信公司內出現的數字新興部門。
據Gartner公司的說法,2015年的全球IT支出預計將超過39000億美元,比 2014年增長了3.9%,而且許多開支將由數字工業經濟帶動。
數字商業經濟正在對IT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自2013年起,已有6.5億新的實物聯機。 3D打印機成為了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市場;汽車市場的10%相互連接;職位為首席數據官(Chief Data Officers)或首席數字官(Chief Digital Officer)的人數增加了一倍。
在2015年,所有的這一切將再次翻番。
Peter Sondergaard,Gartner高級副總裁和研究部全球主管,在Gartner Symposium/ITxpo會議的演說,展示了數字商務經濟類似地震力的作用,對企業產生永久性的、結構性的變化。
Gartner將數字業務定義為新業務的設計,融合了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并且如何通過物聯網改變流程和行業。
“今年企業將花費超過400億在設計、實施和運行物聯網上,” Peter說。 “每一件裝備,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會有嵌入式傳感器。這意味著,到2020年,領先的資產密集型企業將有五十多萬的IP尋址對象。”
每個業務單位都是一個技術新興部門
IT支出的權力有一個戲劇性的轉變。Sondergaard說,更貼近客戶的需求和控制發生了轉變,遠離IT轉向數字業務部門。
“IT總支出中有38%是IT之外的,這是不成比例的。到2017年,這將超過50%,” Sondergaard說。 “數字初創設置在自己的企業內部,在你的營銷部門,人力資源,物流和銷售。您的企業部門作為技術新興部門在發揮作用。”
Gartner估計,50%的技術銷售人員都會積極進行直銷業務,而不是IT部門。數以百萬計的銷售人員,以及成千上萬的經銷商和渠道合作伙伴正在流動的數字世界中尋找新的資金流,他們正在不斷找尋到熱情的買家。
成為雙峰型企業
雙峰IT填補了IT所提供的和企業真正需要的之間的數字鴻溝。模式1是傳統的,而支持它們的系統必須是可靠的,可預測的和安全的。模式2是不連續的,強調靈活性和速度,因為干擾可能隨時發生。
Sondergaard用智能機器的例子凸顯引起數字業務的中斷。智能機器是新興的超一流技術,用于執行實際和理性化的各種各樣的工作。例如,學校的電腦已經被用于評估選擇型測試很多年了,現在它們正在評估論文以及需要分析的非結構化測試。
“不是說評估變得更準確,但當學生被智能機器評估時,學生實際上變得更加努力地對待他們的論文,”皮特說。 “其他的專業工作不會落后的:金融分析,醫療診斷和數據分析工作將受到影響。知識工作將實現自動化。
智能機器人將不只是出現需要體力工作的生產車間,也會出現在在工作場所,甚至在家里。智能機器將自動決策。因此,他們不僅會影響基于體力勞動的就業機會,他們也將影響基于綜合知識的工作者的就業機會。
數字商業對就業的影響
數字商業將以不同的方式影響就業。到2018年,數字企業將需要減少50%的處于業務流程的工作者。同時,到2018年,數字業務將帶動數字就業機會提升500% 。
數字商業中的最熱門技能
眼下,CIO們必須雇用或外包的最熱門的技能有:
·移動 / Mobile
·用戶體驗 / User Experience
·數據科學 / Data sciences
在未來,從現在起三年內,最熱門的技能將是:
·智能機器(包括物聯網)/ Smart Machines (includ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機器人 / Robotics
·自動判斷 / Automated Judgment
·道德規范 / Ethics
在接下來的七年里,將會有新的專門職位激增。熱門的數字職位將是:
·集成專家 / Integration Specialists
·數字業務架構師 / Digital Business Architects
·監管分析師 / Regulatory Analysts
·風險管理專業人員 / Risk Professionals
Sondergaard向與會的CIO們解釋,“在你的業務部門,新的數字初創公司都渴求的數據分析師、軟件開發人員和云供應商管理人員,他們往往雇用這些人才比IT快。他們可能會嘗試用智能機器,尋求IT通常專往往不具備的技術。” “你現在必須為2020年的企業培育數字人才了。不只是數字技術部門,而是整個企業。人才是數字領導地位的關鍵所在。建立信任,并且建設雙速企業。”(翻譯、文/任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