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9-09
本文作者周慶瑜,原淘寶財務總監、原明基中國CIO,現任蘇州犀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總經理,主要關注電子商務咨詢、企業信息化咨詢、連鎖門店整體解決方案等領域。他談了很多關于互聯網的看法和理解,本文為系列文章之一:
做為國內最大的C2C平臺,淘寶的江湖地位不言可喻。而支撐起淘寶的主要資源,并不是機房啊,或者貸款啊,或是淘寶經得起大量訪問的架構啊!個人認為,淘寶最重要的資源是買家和賣家。說個我之前了解到的數字,淘寶現在活躍的買家應該超過一億人,活躍的賣家數字我不太清楚,但聯想下馬老板之前喊的雙百萬的目標(年營業額超過一百萬的賣家達到一百萬家),我想我們可以合理的假設具有一定實力的賣家也達到了一百萬以上。
這樣的數字,如果不在互聯網上,基本是不可想象的數量級吧!淘寶已經到了這樣的規模,看起來全然的不可撼動,那淘寶是不是高枕無憂了呢!?就我的了解,阿里的高管憂患意識還是非常的強烈的,除了有那么多巨人轟然倒下的案例在前,讓大家不敢松懈,有沒有可能有什么方式可以很快的復制淘寶的商業模式,從而向淘寶發起挑戰的呢?
大膽的假設了一下,既然淘寶最重要的資源是賣家和買家,那有什么方式可以撬動這群人到另外的平臺上發展呢?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或許是砸錢。
以一億的活躍買家來說,每人發100元的無門檻限制購物卷,我想這個足夠吸引人群來完成首次消費了吧,這就是一百億。以一百萬的有實力賣家來說,每人發一萬的新店裝修補貼金,這個誘惑力估計也足夠大,再加上平臺本身發購物卷的這樣市場引流手法,賣家的撬動估計比買家還容易。這又是一百億。再來是人才方面,淘寶有很多這幾年加入的人才,也已經比較了解整個平臺的運作方式,但不是阿里老員工,也不一定發揮的特別舒服,就我了解,2-3年的離職率還是相當高的,鎖定一千人,假設平均年薪一百萬,外帶期權(學習阿里的做法)那第一年估計需要10個億的現金。再來就是硬件投入了,淘寶的架構中,去IOE(意思指不用大型的服務器和Oracle數據庫,以及存儲設備)之后,整個淘寶假設有10萬臺服務器好了,一臺就算5萬,再加上一些機房成本,估計怎么樣60個億也能搞定了。最后就是市場費了,前期在傳統媒體以及線上媒體的大量曝光,全部加起來估計300億吧,給賣家的那一百億,其實很有可能不需要拿太多現金出來,而是透過各式各樣的付費工具可以回收的。以阿里巴巴目前超過1000億美元的市值,用300億的投入撬動淘寶30%的市場,或許是個值得研究的投資哦。
當然啦,以上都是我的YY,其實關鍵的問題在于,就算有人愿意掏這個錢來投資,這些買賣家真的愿意搬遷嗎?就淘寶的這個現狀,我估計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有太多人現在在黑淘寶了,搬了一個平臺之后,淘寶的一些問題,時間長了,會不會在新的平臺中再度發生呢?如果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最后還是會面臨淘寶現在的這些挑戰。
淘寶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這個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在我個人的理解中,可能是賣家常常覺得委屈了,覺得平臺不好用了,于是一些反淘寶聯盟啊什么的,就跑出來了,這個問題初步一想,覺得只要平臺搞大了,人一多,自然就是這樣子的吧!那新的平臺豈不也是最后會落入淘寶的循環,那最后還是干不過淘寶的吧!
這兩天深入的想想,這些賣家主要的抱怨,或許來自于淘寶規則,以及執行規則的尺度。淘寶有自己的規則,以及自己執行規則的團隊,那就好像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法律,以及自己的執法機關一樣的道理,在那個年代互聯網法律法規不是太整齊的情況下,規則的產生是很重要的,不然買賣雙方基本沒有可以遵循的基本原則了。關鍵在淘寶越做越大,繼續維持自己的規則體系,可能就顯得公信力有點不足了,也就開始有人會挑戰淘寶的規則是否合理。再加上淘寶的執法團隊,有可能是一群剛畢業的客服人員,一家店,有時候支撐起一個家庭的生計,讓一個客服人員決定他們的命運(淘寶會針對一些嚴重違規的賣家做清退的動作),有時候還真的很微妙。有些淘寶的灰色產業也因此產生。就好像有人常常幻想能花錢搞定法官一樣的性質,區別只是淘寶的法官更年輕,收入更低,或許也更容易……
那這個問題有辦法解決嗎?我又YY了下,或許規則只需要一條,平臺上的所有人,皆不得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我們可以挑戰淘寶的規則,但我們能挑戰法律嗎?當然不行,什么!你說這樣到底什么事情違法大家可能不清楚,那或許可以用案例的方式來解釋什么樣的行為可能違反什么樣的法律,同時會有什么樣的后果,這樣,或許在規則的制定上可以少很多挑戰,而在執法上,淘寶近幾年完成了很多規則自動化的項目,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方向,除了這個以外,或許更好的開放自己的數據和國家執法機構對接,將真正執法的行為交給真正專業的團隊,而不是美其名曰保護賣家的數據,而自己緊抓著執法權不放,或許這是一條可以考慮的道路。(本文作者周慶瑜,原淘寶財務總監、原明基中國CIO,現任蘇州犀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