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Value社區

互聯網保險如何做產品?答案是“嵌入場景”

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9-03

在傳統行業紛紛轉型互聯網的趨勢下,保險行業的從業者也在紛紛嘗試用互聯網來改變整個行業的效率。那么,在實操層面創業者們在怎樣嘗試?以下內容來自一位保險行業的實踐者在行業沙龍上的公開演講:

今天來談談互聯網保險這個行業,順便說說我們眾安保險在做什么事。

我們常說自己做的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事情,因為保險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即便是發源于大航海時代的現代保險業,也有幾百年的歷史。在現代文明社會里,對于保險的需求是剛性的,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外出需求日益旺盛,保險確實可以幫助到你。

但是,目前中國的保險產品大多沒有帶給我們良好的客戶體驗,也沒有充分滿足大家的需求,不少人提起保險甚至會有些反感。然而,我們可以借助互聯網來改變這種現狀。

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速度會趕超美國

互聯網在中國已經爆發。以電子商務為例,中國和美國幾乎同時發展電子商務,中國開始時發展非常緩慢,當時有評論者一度對中國發展電子商務這件事持懷疑的態度。他們的理由包括中國沒有成熟的支付手段和信息化的物流體系,現在回頭再看這樣的質疑已經是非常可笑了。

2006年以后,我們的電子商務就開始了爆炸式的增長。天貓淘寶去年的銷售收入超過了美國亞馬遜和eBay的總和,基本相當于中等國家全年的GDP,這是很驚人的成績。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正在全面超越美國。

中國在互聯網上已經不是一個跟隨者的角色,而是在很多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創新。在很多領域,都可以看到中國有而美國沒有,或者美國做得沒有中國好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就是電商配送。我當年在美國Google做過一個項目,利用Google自己的信息優勢幫助大型零售商做1-5公里范圍內的本地配送。當時正好上海的1號店來美國交流,他們很謙虛,說要和我們就這個項目學習一下經驗。交流的前一天晚上,我上1號店的網站看了一下,發現他們連冰激凌都能送,他們的配送水平已經比我們高了。我跟他們說不要交流了,你們從這里學不到任何東西。

第二個例子是打車軟件。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全中國這么多手機用戶,這么多出租車司機,需要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進行撮合。這個在美國都是沒有做到的。

這些例子充分說明,中國的互聯網在應用創新方面,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互聯網保險也是如此。

互聯網保險產品的方法論:嵌入場景

作為保險行業的實踐者(眾安保險),我們很羨慕其他做互聯網金融的同行,可以引用國外很多的成熟案例;但談到互聯網保險的時候,并沒有任何的國外案例可以借鑒和學習。

那么到底什么是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不是一個單獨的行業,互聯網就是社會,未來社會將由互聯網聯接起來,互聯網就是社會的神經網絡。

所以,我們不是簡單地把已有的保險產品,比如壽險、車險搬到互聯網上售賣;而是在互聯網整個的應用環境里面找到新的場景,完全由互聯網產生而引起的使用場景。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淘寶上的退貨運費險——在沒有互聯網,沒有電商的時候是不可能有這樣的保險產品的。

我們通過互聯網的發展歷程來看其對風險控制和保險產品的需求。最初大家只是用瀏覽器來看網頁,風險在這個時候并不明顯。不過,一些網站上會有虛假信息,風險還是存在的。

當電子商務開始蓬勃發展,互聯網上開始有了賬戶。這就產生了賬戶本身的風險,賬戶之間交易的風險等等,平臺的風險管理開始遭遇挑戰。目前,針對電商賬戶的安全保障,我們已經有相應的保險產品。

O2O開始發展后,消費者在線上購買服務,在線下實體店享受服務,比如餐飲、按摩、休閑等。線下的風險又誕生新的需求。

等有了互聯網金融,除了現金的流動還是需要賬戶安全的保障之外,又出現新的風險管理需求,比如追求投資收益需要對沖工具;資金借貸需要信用保障保險,等等。所以,互聯網金融對于保險的需求更加旺盛。

在互聯網的其它領域,線上的醫療靠不靠譜,可以買一個保險;在線教育質量好不好,可以買一個保險。更為典型的是在線旅游,我們在攜程上購買一張機票,同時可以一鍵購買一個眾安的航空意外保險。這就是典型的互聯網上的保險產品的使用場景。

可見,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對于保險產品的需求會越加旺盛,并且這些需求分散在互聯網上的使用場景里面。

互聯網保險產品直達用戶

眾安保險和傳統保險公司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我們沒有任何分支機構。此前所有的金融行業都需要通過網點來運營。

具體到保險行業來說,需要銷售、理賠、客服以及很多相關周邊設施。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尤其是當下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的語境下,這個概念發生了徹底的變化,每個人口袋里的手機就可以聯接整個世界。

傳統保險的推銷更多是通過中介和門店的方式,這需要一筆不菲的傭金。但通過互聯網,這部分渠道利潤就可以完全讓渡給用戶。保險公司只要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品牌做好,就可以直接觸達用戶。這就是互聯網的去中介化。

第二,互聯網為營銷帶來了新的手段,社會化營銷。保險產品本身體現的是對人們的一個關懷,所以很多產品是可以用于親朋好友之間的相互饋贈的。眾安的37度高溫險在天貓和微信上進行售賣,很多用戶買來送給自己的朋友和客戶,這是很溫暖的一種營銷方式,用戶會通過社交網絡自發擴散。

第三個方面是售后服務。傳統的保險產品,主要通過電話和郵件來進行報案,理賠的過程也較為繁瑣。傳統保險公司的客服中心都是電話響個不停,而眾安的客服中心是靜悄悄的。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很多產品做到了自動理賠,另一方面我們和客戶的溝通主要通過互聯網通訊工具來進行,電話使用的比例不到5%。

最后,關于服務互聯網,我想再舉一個例子。淘寶、天貓和聚劃算的賣家,開店之前需要向平臺繳納一筆保證金。一來這筆錢這對于商家的資金占用是長期;二來如果賣家真出了事,這筆資金也不夠賠。

眾安想到用保險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每個商家只需要出原來保證金2-3%的小額資金來購買我們的保險產品,出險后由保險公司負責理賠。只是這個產品,我們已經為商家釋放了45億元的現金流。

我們認可網絡時代的到來,承認網絡經濟的崛起。保險這樣一個古老的行業,可以嵌入在各種互聯網的應用場景里,并且更直接地到達了互聯網上的用戶。眾安保險會在互聯網保險的領域不斷探索,為互聯網經濟服務,為互聯網的創新保駕護航。

(本文作者許煒,新浪財經專欄作家,眾安保險COO。曾在Google負責Google Adwords, Google Analytics等多款產品開發。本文來自鈦媒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