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4-07-15
互聯網時代銀行業的挑戰分幾個層面,一方面是銀行自身能力遇到的問題,第二是銀行所處資本環境的變化,第三方面是技術的變化帶來的影響。這三方面的挑戰是我們接下來持續一段時間主要面臨的挑戰。
銀行自身的核心能力遇到的挑戰,主要是利率市場化,銀行作為一家企業,銀行的企業屬性是經營風險。傳統的銀行的盈利能力是受到很多政策保護的,利差空間基本上不需要太大的努力,基本上都是受到了國家保護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家追求的只有規模和速度。以前各家銀行都會鋪網點、鋪機具設備。一方面,滿足了對服務的要求,第二方面很多時候滿足的其實是他擴網點、擴規模的速度。利率市場化的時候,雖然利差的縮減,這時候規模大了就會帶來問題,銀行的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會遇到挑戰。
同時還會帶來資產重估值、重定價,這時候也會對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發生變化。同時,由于資本市場的活躍,隨著利率市場化流動性會隨之加速,這樣對銀行的挑戰是非常大的,這方面是關于銀行自身能力的。
從第二個方面,銀行遇到的挑戰是金融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變化。以間接融資為主隨著資本市場的活躍,直接融資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形形色色的資本市場造成了客戶對市場的多樣化選擇。隨著客戶的多樣化選擇,有可能帶來的就是我們客戶習慣的變化以及傳統業務的流失,這方面使銀行面臨著整個大環境的變化,這對銀行形成了一些劇烈的挑戰。
第三方面,我們看到在互聯網時代,銀行的金融傳統市場受到蠶食,現在銀行之間的差異化競爭方面也是形形色色,銀行現在整體來說在網絡金融方面起步很早,但互聯網金融方面總的來說現在還是比較滯后的。在互聯網時代下銀行的商業模式如何創新?這是個非常嚴峻的挑戰。
股東回報要求收益轉型
跟一些銀行在交流過程中,感受到有這么幾個層面:首先是收益結構的轉型,從股東回報來說要求收益結構轉型,這意味著銀行資產負債結構要轉型,也是整個銀行業務狀態的轉型,要實現這樣的轉型首先你的業務戰略以及業務結構的轉型。業務的創新、業務的選擇,這依托的是客戶的轉型。另外是營銷和服務的轉型,以及包括IT環境和文化的轉型,接下來還有經營理念的轉型。
銀行轉型這個詞大家現在都在提,到底怎么轉?這方面涉及到銀行能力方面的變化。
互聯網時代的生態環境轉型,以前傳統的銀行是相對封閉的,是個大的局域網銀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銀行的生態環境發生變化了,所以,一方面要關注到實體經濟發生的變化,這幾年國家也在調結構,扶持小微企業發展,這是大環境的變化,同時還要看到監管政策和市場環境發生的變化。
大家關注渠道和營銷,這是和客戶密切相關的。在互聯網時代怎么看銀行?應該從三個角度看,一個是客戶怎么看銀行,一個是銀行怎么看客戶,同時銀行的同業人員如何看待銀行自身的支撐能力。這個時候,客戶看銀行看到的是什么?在銀行這么多的情況下,在互聯網金融各種形形色色資本服務的情況下,客戶看到的更多是對這個銀行的感知和服務體驗。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的銀行更多是價值型的銀行,而傳統的是服務型的銀行,未來客戶眼里看到的是價值型的銀行,這個銀行的價值體現客戶如何感知?同時,客戶如何有良好的體驗?這是從客戶的角度看銀行。
從銀行角度怎么看客戶?發現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的需求,打造一個價值型銀行。在互聯網時代,一方面大家追求的是品牌推廣、價值推廣、服務推廣,第二方面是應變能力以及核心管理能力。
以前客戶的選擇綁定哪家算哪家,怎么選一家銀行之首先是品牌效應。第二,這個銀行的文化特征和影響力怎樣?這是影響客戶最大的。這個銀行的特色定位和特色服務是什么?在互聯網時代的差異化,可能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特色定位和有著對不同銀行服務體驗的不同感受。
再一個角度是從銀行看客戶,哪些客戶是銀行真正關注的?現在大多數銀行做的還是傳統業務,競爭方式還是低成本的競爭。包括客戶的風險定價,利率市場化之后影響最大的是銀行的定價能力。傳統的銀行是不具備定價能力的,利率水平是央行規定的,服務定價是發改委報備的,銀行自身的定價依托什么去定?針對什么樣的客戶給出什么樣的風險定價?這個能力是非常弱的。
互聯網時代典型特征
一個是開放的環境,應該說傳統的銀行是個大的封閉的局域網環境,開放環境和封閉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在開放環境下出現了新的信息不對稱,傳統的銀行所需要的企業信息、個人信息你可以強制要求,但這些基本都是經營信息,而在互聯網的信息是開放的,這就看你企業自身的信息獲取能力了。銀行要有新的風險控制體系。同時,開放環境影響最大的就是品牌和價值的推廣。
第二,互聯網時代強調一個非常多的詞是融合,金融是個共贏的生態。以前銀行各自打拼各自的,包括銀行機構、金融機構、非金融互聯網企業,如何打造一個共贏的環境是非常關鍵的。
第三,我們看到互聯網時代最大的變化,一個是及時性,一個是信息的海量性。一方面,信息的實時擴散性和傳播,對我們的品牌是一個非常好的利器。同時,如果我們的業務狀態或者運營狀態出現錯誤,這也是個致命傷,隨著信息的擴散,如何應對企業的管理也是個挑戰。同時,銀行的信息非常多,但大量的信息是被淹沒的信息,沉默的成本非常大。
第四,互聯網時代下的交互特征,以前銀行的業務都是框定的表格,而未來業務是銀行和客戶共同定制的,如何和你的客戶進行互動,如何讓客戶參與到你的管理或業務當中來,這也是未來最大的挑戰。
在互聯網時代,什么發生了變化?什么沒有發生變化?
如何打破物流、商品流、資金流的信息整合,這是銀行競爭的核心要素。針對由過去單一點的服務變成鏈的服務,如何做銀行的增值服務和服務創新?我們要注重協作的延伸,打造共贏的生態,未來一定是共贏的生態環境。剛才我們看了互聯網改變了什么、什么沒有改變,有些基礎是沒有改變的,既然沒有改變這由于個生態共贏的關系,將來如何做好生態共贏就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張宇婷根據2014年中國銀行業座談會中國銀行業協會系統服務部主任趙成剛演講整理,未經本人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