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TValue / 日期:2010-09-20
比如在某個時段,從客座率來說,從上海浦東到新加坡的東航航班是旅客人數最多的航班。如果從收入品質——每公里收入來比較,上海浦東到日本成田最高,每公里收入1.53元。然后是長途航線,客座率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有時,反而不是從上海出發的航班居然滿座,比如成都到北京的某些航班。
這些變化萬千的信息說明什么道理?有沒有規律可循?
蔡陽位于虹橋機場一號航站樓旁邊的辦公室里有一個60寸大屏幕,這個屏幕上每時每刻都在播放“即時管理頻道”的內容,這就是東航企業運營情況的一個大門戶。輕輕一點,就能知道東航任何一架飛機目前的具體位置、飛機客座率、機長是誰、延誤與否、油耗、飛行的各種數據……甚至你所想知道的東航的任何運營信息,就在各個頻道上滾動播放。
這套系統能及時看到新東航的整體運行態勢和運行細節,并觀察出信息之間的邏輯聯系,幫助管理層在運行實務中進行戰略、戰術的調整,快速應對市場的變化。大屏幕的首頁上,甚至還有一個每公里收入的排行榜,這個指標能夠客觀的反映出航線的盈利情況。
航班收入等指標因航班的長短、淡旺季等具體情況不同未必可比,而每公里收入則能很好的衡量航線、航班盈利狀況。以8月份為例,每公里收入排行榜第一名是成都—九寨溝的航線,每公里可以達到人民幣2元以上的收入。但是排行榜的后十名,每公里收入才0.17元。
蔡陽笑道,“有了這個排行榜,銷售經理們都開始緊張,因為以前各類業績不可能如此快速反饋到高層管理者那里。而現在,今天就可以算出昨天每個航班每公里收入,排名在大屏幕上一清二楚?!?br />
這個排行榜把管理層從數字龐雜、浩瀚無邊的報表里徹底解放出來,能在第一時間直觀看到哪些航線正常、哪些航線不正常,哪些航線賺錢、哪些航線目前虧損嚴重,并立即采取措施進行優化。譬如每公里收入持續數月排名后十名的航線,可以考慮是否減少航班數量,或者配置更合適的機組和機型。
當然,航班延誤問題也是關系到航空公司服務質量的重點問題。而在這個大屏幕上,能實時展現出延誤的航班,只要是延誤的航班,屏幕上飛機的顏色就變紅。在記者采訪的當時,可以看到浦東機場現有51架航班延誤,其中新東航有24架(19架東航飛機、5架上航飛機)。“所以,我們會把航班天氣圖也加入到航線圖中去,這樣會發現航班延誤與天氣之間的邏輯關系。未來,會對航班延誤有些預判斷和控制機制。”蔡陽介紹。
有意思的是,這個屏幕還可以直接接入視頻、音頻通話。如果管理層在他辦公室的大屏幕上看見某個航班有異常,可以觸摸屏幕,呼叫運行控制中心,直接詢問狀況;也可以直接在屏幕上發送短信,而對方通過手機就能接收到。
目前,東航、上航重疊的營業部已經合二為一,新東航早已開始統一進行航班運力編排和航線網絡搭建。在深入研究東航、上航的航班時刻之后,新東航將原東上重疊的航班時刻錯開。譬如新東航在京滬快線上一天擁有22個航班,東航每整點一班,上航則每半點一班。時刻錯開之后,新東航每半小時就可以發送一個航班,而且旅客可以自由簽轉。
而“常旅客系統”也將一視同仁。新東航全面接收原上航的旅客里程積分,不打折扣。東航和上航的航班都可以實現互相累積里程、里程兌換機票、共享機場貴賓室等服務。蔡陽和信息部正在忙碌實現“一卡三航”,也就是一張常旅客卡能夠乘坐東航、上航、中聯航的航班并都完成里程積累。
截至今年6月底,整合之后的新東航在上海的市場占有率達到46.3%,完成飛行54.65萬小時、27.23萬架次,同比分別增長10.27%、3.92%,實現營業收入354.04億元,同比增長46.50%。東上整合之后的新東航生產布局結構不斷優化,盈利能力持續增強,促進實現業績逆轉。
新東航將來還會面臨不少的挑戰,譬如運營能否持續優化、服務的進一步提升,甚至包括來自外部的高鐵的沖擊。但是,在信息化的助力下,新東航已經走出了最低谷,完成漂亮的大轉折。